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C/1907 G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C/1907 G1 (Grigg–Mellish)是一顆長週期彗星,由約翰·格里格(John Grigg)和約翰·愛德華·梅利甚(John E. Mellish)於1907年4月獨立發現。
這顆彗星被認定為孔雀座δ流星雨的母體。
Remove ads
歷史
1907年4月8日,紐西蘭的約翰·格里格 (John Grigg) 在雕具座α附近發現了一個星雲狀物體,但這一發現並沒有及時得到傳播,以至於南半球的觀察者無法證實這一發現[2]。4月14日,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的業餘天文學家約翰·E·梅利甚 (John E. Mellish) 獨立發現了這顆彗星。這顆彗星被發現時視星等為11等[3]。
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在4月13日拍攝的照相底片中發現了這顆彗星,當時他正在搜尋彗星C/1907 E1 (賈可比尼) 。在彗星暴露的一小時內,彗星形成了一條長13.6角分的軌跡[4]。根據報道,4月16日,彗星的彗髮直徑為2角分,彗尾長達8角分。5月7日,這顆彗星迅速變暗,即使使用利克天文台的36吋望遠鏡也難以測量[5]。
C/1907 G1彗星的軌道與C/1742 C1彗星相似[6],然而C/1907 G1本質上比那顆彗星更暗淡。該彗星的軌道非常靠近地球,近地點距離地球0.003天文單位(45萬公里;28萬英里);地球於3月30日越過該點[7]。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