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Debian

自由的類Unix作業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ebian
Remove ads

Debian/ˈdɛbiən/[6])是完全由自由軟體組成的類UNIX作業系統,其包含的多數軟體使用GNU通用公共許可協議授權,並由Debian計劃的參與者組成團隊對其進行打包、開發與維護。

事实速览 開發者, 作業系統家族 ...
Remove ads
Thumb
在Debian 11默認的GNOME桌面上運行應用程序

Debian計劃最初由伊恩·默多克於1993年發起,Debian 0.01版在1993年9月15日發布[7],而其第一個穩定版本則在1996年發布。[8]

該計劃的具體工作在互聯網上協調完成,由Debian計劃領導人帶領一個志願者團隊開展工作,並以三份奠基性質的文檔作為工作指導:Debian社群契約英語Debian Social Contract、Debian憲章和Debian自由軟件指導方針。操作系統版本定期進行更新,候選發布版本將在經歷過一定時間的凍結之後進行發布。

作為最早的Linux發行版之一,Debian在建立之初便被定位為在GNU計劃的精神指導下進行公開開發並自由發布的項目。該決定吸引自由軟件基金會的注意與支持,他們為該項目提供從1994年11月至1995年11月為期一年的贊助。[9]贊助終止後,Debian計劃創立非營利機構Software in the Public Interest英語Software in the Public Interest以提供支持並令其持有Debian商標作為保護機構。Debian也接受世界多個非營利組織的資助。

Remove ads

特色

Debian以其堅守Unix自由軟體的精神,以及給予用家的眾多選擇而聞名。截止2016年,Debian提供了超過25,000個軟件[10],超過50,000個軟件包[11],並正式支援10個計算機系統結構[12]

作為一個大的系統組織框架,Debian旗下有多種不同作業系統核心的分支計劃,主要為採用Linux核心的Debian GNU/Linux系統,其他還有採用GNU Hurd核心的Debian GNU/Hurd系統、採用FreeBSD核心的Debian GNU/kFreeBSD系統等。UbuntuKnoppixDeepin等眾多知名Linux發行版,都建基於Debian GNU/Linux。

歷史

Debian於1993年8月16日由一名美國普渡大學學生伊恩·默多克Ian Murdock)首次發布。伊恩·默多克最初把他的系統稱為「Debian Linux Release」。[13][14]在定義文件Debian Manifesto中,伊恩·默多克宣佈將以開源的方式,本著Linux及GNU的精神發行一套GNU/Linux發行版。Debian的名稱是由他當時的女友(現在為其前妻[15]DebraIan Murdock自己的名字合併而成的,所以Debian一詞是根據這兩個名字在美國英語的發音而讀作/'dɛbiːjən/[16][17]

Debian計畫最初發展緩慢,在1994年和1995年分別發佈了0.9x版本[18];1.x版本則在1996年發佈。1996年,布魯斯·佩倫斯接替了伊恩·默多克成為了Debian計劃的領導者。同年,一名開發者Ean Schuessler提議Debian應在其計劃與使用者之間建立一份社群契約。經過討論,布魯斯·佩倫斯發表了Debian社群契約英語Debian Social ContractDebian自由軟件指導方針,定義了開發Debian的基本承諾。[19]

1998年在建基於GNU C運行期庫的Debian 2.0發佈之前,布魯斯·佩倫斯離開了Debian的開發工作。Debian開始選出新的領導者,並發佈了另外兩個2.x版本,包含了更多接口和軟體包。APT和第一個非Linux內核移植版—Debian GNU/Hurd的開發也展開。[20]第一個建基於Debian的Linux發行版Corel LinuxStormix英語Stormix的Storm Linux在1999年開始開發。儘管未能成功開發,這兩個發行版成為了建基於Debian的Linux發行版的先驅。

在2000年後半年,Debian對資料庫和發佈的管理作出了重大的改變,它重組了收集軟體的過程,並創造了「測試」(testing)版本作為較穩定的對下一個發佈的演示。同年,Debian的開發者開始舉辦名為Debconf的年會,為其開發者和技術專家提供講座和工作坊。[21]

Remove ads

開發版本

Thumb
開放使用權(Open Use)的Debian徽標

正在開發中的軟體會被上載到名為「不穩定」(unstable,代號sid)和「實驗性」(experimental)的計劃分支上。上載至「不穩定」分支上的軟體通常是由軟體的原開發者發佈的穩定版本,但包含了一些未經測試的Debian內部的修改(例如軟體的打包)而未達到「不穩定」分支要求的軟體會被置於「實驗性」分支。

一套軟體在置於「不穩定」分支一段時間後(關乎軟體修改的緊急性),該軟體會自動被移至「測試」分支。但如果軟體有嚴重錯誤被報告,或其所依存的軟體未合乎「測試」分支的要求,該軟體則不會被移至「測試」分支。

因為Debian官方發佈的正式版本並不包含新的特色,一些桌面用戶會選擇安裝「測試」甚至「不穩定」分支。但是這兩個分支所進行的測試比穩定版本少些,可能較不穩定;而且這兩個分支並沒有定時的安全更新。[22]更甚者,軟體不當地升級至不穩定的版本可能嚴重影響其使用。

當在「測試」分支中的軟體Bug總數低於一特定數量後,「測試」分支會成為下一個穩定版本。

軟體管理

Thumb
在Debian的終端機裡執行apt-get指令的畫面

Debian帶來了數萬個軟件包。為了方便用戶使用,這些軟件包都已經被編譯包裝為一種方便的格式,開發人員把它叫做deb包。

Debian系統中,軟件包管理可由多種工具協作進行,範圍從最底層的dpkg命令直到圖形界面的Synaptic工具。推薦在Debian系統中管理軟件包的標準工具是apt工具集。[23]

dpkg是Debian中軟件包管理的低級別基礎工具。[24]dpkg命令行工具並不知曉軟件源的配置,其數據庫僅存儲已安裝在當前系統中的軟件包的信息。該工具可以操作本地.deb軟件包及dpkg數據庫內的信息。

APT 工具

高級包裝工具(APT)提供了管理Debian系統軟件的功能,且可以從軟件源英語Software repository獲取並解析軟件包依賴。APT工具之間共享依賴信息和軟件包緩存。[23]

  • Aptitude是一個命令行工具,它同時提供一個基於文本的用戶界面英語text-based user interface。該程序提供了一些改進功能,例如對軟件包元信息的增強搜索。[23]
  • apt-getapt-cache等命令是標準apt軟件包中的命令行工具。apt-get用於安裝和刪除軟件包,apt-cache用於搜索軟件包及顯示軟件包信息。[23]
  • 新版apt軟件包提供了apt命令作為面向用戶使用的工具。與傳統apt-getaptitude相比,它提供了進度條顯示、彩色字符支持等用戶友好的新功能。[25]

非Linux內核版本

Hurd

把Debian移植至其他內核的工作正在進行,最主要的就是Hurd。Hurd是一組在微內核(例如 Mach)上運行的服務器,它們可以提供各種不同的功能。Hurd是由GNU計劃所設計的自由軟件。[26]

這份操作系統中的大部分的基本工具來自於GNU計劃;因此把它們命名為GNU/Linux和GNU/Hurd。這些工具同樣都是自由的。

BSD

Debian有基於FreeBSD內核的版本。這是 Debian 的一個子計劃,叫做 Debian GNU/kFreeBSD。因其整體質量尚未達到發布標準,現在仍然處於開發狀態中。

發行版本

Debian主要分三個版本:穩定版本(stable)、測試版本(testing)、不穩定版本(unstable)。

目前的穩定版本為Debian Bookworm,上一個穩定版本是Bullseye,不穩定版本永遠為Debian sid。到目前為止所有開發代號均出自Pixar的電影玩具總動員

更多信息 版本, 代號 ...

Debian sid

Debian sid也稱為Debian unstable,即不穩定版本,凡是Debian要收錄的軟件都必須首先放在這個版本裡面進行測試,等到足夠穩定以後會放到testing版本裡面。[28]

生命周期

Debian 穩定版通常每隔兩年發布一個版本,自發行後會得到為期約三年的正式支持,期間會不定期得到小版本更新與持續的安全更新以修復發現的重要問題。[29]

自Debian 6開始,Debian開始了長期支持計劃,在每個穩定版三年支持期結束後由長期支持團隊提供額外的兩年安全更新支持,但不會發布小版本。故目前的穩定版可以得到總計五年的安全更新支持。[30]

使用領域

Debian以穩定性聞名,所以很多伺服器都使用Debian作為其作業系統;而很多Linux的LiveCD亦以Debian為基礎改寫,最為著名的例子為Knoppix。而在桌面領域,Debian的一個修改版Ubuntu Linux就獲得了很多Linux使用者的支持,在DistroWatch中排名一直很靠前。[31]而很多信息學競賽亦採用Debian作為操作系統[32]

評價

正面評價

很多Debian的支持者認為,因為Debian Project獨立運作,不帶有任何商業性質,不依附任何商業公司或者機構,使得它能夠有效地堅守其信奉的自由理念和風格。因為Debian不受任何商業公司或者機構控制,所以它不會發生為了某些商業上的利益而犧牲使用者的權益,也不會因為公司經營不善或者商業模式轉換等變化而導致開發作業終止。而這些特色使得Debian在眾多的GNU/Linux的發行套件中獨樹一幟。

Debian對GNUUNIX精神的堅持,也獲得開源社區和自由軟件開源軟件信奉者的支持。

支持者的其他評價如下:

  • Debian非常精簡,有著乾淨的作業環境。
  • 安裝步驟簡易有效,大部分情況下只要<Enter>、<Enter>一直按下去便可以順利安裝。
  • 擁有方便高效的軟體套件管理程式和deb軟體包,可以讓使用者容易的尋找、安裝、移除、更新程式,或系統升級。
  • 軟體管理制度十分健全,包括了Bug匯報、套件維護人等制度,讓Debian所收集的軟體品質在其它的Linux發行套件之上。
  • 套件庫龐大,令使用者只需通過其自身所帶的軟體管理系統便可下載並安裝套件,不必再在網路上尋找。
  • 套件庫分類清楚,使用者可以明確地選擇安裝自由軟體半自由軟體閉源軟體

負面評價

對Debian的技術性批評之一是,因為Debian的發行週期較長,穩定版本的套件可能已經過時。由於Debian很大程度上是為「不動的」平台(例如伺服器和用於開發的機器)設計,而這些平台只需要安全性的更新,Debian的支持者一般這樣回應批評:

  • Debian擁有一些支援較舊版本套件的套件庫,例如 backports.or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和 apt-get.org 的套件庫。但有時候這些套件在更新的時候未能很好地融合在系統中。
  • Debian的「測試」分支常包含了一些其實已經相當穩定的、已更新的套件。但當新的穩定版本發佈後,「測試」分支可能變得混亂。

另一個批評是一些軟體和文件因為未符合Debian對自由軟體的嚴格要求,並未出現在Debian的官方套件庫中,mplayer曾經沒有被加入為Debian的套件。[33]另外也有人批評Debian把一些專有軟體放到「非自由」套件庫,而非完全把這些軟體拒諸門外。相似地,Debian曾把自由與非自由的套件同時放在其「主要」(main)套件庫內,但現在已把非自由的軟體,例如專有的驅動程序,分置於不同的套件庫。

Debian的管理也被批評為過於混亂,導致開發進度緩慢,決策過程也被無止境的討論拖延。在2006年9月,同時正參與Ubuntu開發的Debian開發者Matthew Garrett離開了Debian,並批評Debian對開發者太不客氣。[34]

衍生Linux發行版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