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GS1
条形码标准组织,中立、非营利的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维护包括条形码在内的标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GS1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負責制定和維護自己的條形碼標準和相應的發行公司前綴。這些標準中最著名的是條形碼,即印在產品上、可被電子掃描的符號。
GS1擁有118個本地會員組織和超過200萬家用戶公司,總部位於布魯塞爾(路易絲大道)。
歷史
1969年,美國零售業正在尋找加快商店結賬流程的方法。為了尋求解決方案,美國成立了統一食品雜貨產品識別碼特設委員會。
1973年,該組織選定通用產品代碼 (UPC) 作為唯一產品標識的第一個單一標準。1974年,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 (UCC) 成立,負責管理該標準。[1]1974年6月26日,一包箭牌口香糖成為第一個在商店中掃描條形碼的產品。[1][3]
1976年,最初的12位代碼擴展為13位,這使得該識別系統可以在美國以外使用。1977年,歐洲物品編號協會 (EAN) 在布魯塞爾成立,創始成員來自12個國家。[4]
1990年,歐洲物品編號協會(EAN)和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UCC)簽署了全球合作協議,將其整體業務擴展到45個國家。1999年,EAN和UCC啟動了自動識別中心,以開發電子產品代碼(EPC),使GS1標準能夠用於射頻識別(RFID)。[5]
2004年,歐洲物品編號協會和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推出了全球數據同步網絡 (GDSN),這是一項基於互聯網的全球計劃,使貿易夥伴能夠有效地交換產品主數據。[4]
到2005年,該組織已覆蓋90多個國家,並開始在全球範圍內使用GS1這個名稱。「GS1」並非縮寫,而是指提供統一全球標準體系的組織(offering one global system of standards)。[4]
2018年8月,GS1網絡統一資源定位符(GS1 Web URI)結構標準獲得批准,允許通過將URI(類似網頁的地址)存儲為二維碼,為產品添加唯一ID。[6]
Remove ads
條形碼

GS1標準定義的條形碼非常常見。[7]GS1於1974年推出條形碼。[8]條形碼對產品識別號進行編碼,可以通過電子方式掃描,從而更容易跟蹤、處理和存儲產品。
條形碼提高了實體和數字渠道供應鏈的效率、安全性、速度和可視性。它們在零售業(包括如今的在線市場)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加快結賬速度,還能改善庫存和配送管理,並帶來全球範圍內在線銷售的機會。僅在英國,零售業引入條形碼每年就節省了105億英鎊。[1][9]
參見
GS1國家代碼列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