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JD·萬斯在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演講

美國副總統JD·萬斯發表批評歐洲領袖與政策的演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JD·萬斯在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演講
Remove ads

中歐時間2025年2月14日,美國副總統JD·萬斯德國慕尼黑舉行的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演說,抨擊歐盟領導人,指責他們在言論自由民主方面出現倒退

事实速览 日期, 會場 ...

多家媒體認為,這場演講標誌著歐美關係的重大轉折,並將其與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通話相提並論。一些評論更直指,這場演講形同對美國的歐洲盟友發起「意識形態戰爭」[1]或「文化戰爭」,甚至可視為對數十年來跨大西洋關係的「毀滅性衝擊」[2][3]

背景

慕尼黑安全會議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安全政策會議,於德國慕尼黑舉行。JD·萬斯先前曾以美國參議員身份參加過該會議,在其發表演講之際,正值歐美關係因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策調整而緊張之際,並伴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羅馬尼亞政治危機以及德國經濟危機等風險加劇[4]

就在會議召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電話交談,達成一項關於烏克蘭戰爭的談判協議。然而,該協議似乎未將烏克蘭與歐洲列為談判參與方,導致多個歐洲國家的外交部長紛紛表態,強調歐盟必須參與談判進程[5][6]

演講摘要

演講影片

歐洲民主的內部危機

萬斯在演講中強調,歐洲民主面臨的最大威脅並非來自俄羅斯中國的外部壓力,而是內部因素[7]。他表示,大規模移民是歐洲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並指出德國外國出生人口創下歷史新高,以及來自非歐盟國家的移民數量增加,這些變化是歐洲領導人「有意為之」的結果。萬斯進一步將慕尼黑安全會議前夕,一名阿富汗移民駕車衝撞工會示威者的襲擊事件與移民問題掛勾,並主張政府應更積極回應民眾對移民問題的關切[8]

民主機構的正當性

萬斯批評歐洲政府在選舉與言論自由方面的做法,指責他們以「選舉安全」之名,削弱民主機構的合法性。他批評歐洲政治人物「取消選舉」,特別提到2024年羅馬尼亞總統選舉首輪投票遭到廢除的事件。該選舉因傳出俄羅斯透過網路和TikTok操作宣傳活動,支持獨立民族主義候選人克林·傑奧爾傑斯庫而遭到取消[8][9][10]

萬斯質疑歐盟在選舉公正性上的做法,認為民主制度應具備足夠的韌性來抵禦外部影響,而非藉此為由推翻選舉結果,他將這種行徑比作「蘇聯時代的做法」,並指出:「如果一個民主制度僅憑外國幾十萬美元的數位廣告就能被顛覆,那麼它本身就過於脆弱[11]。」

此外,他指責羅馬尼亞法院在「基於情報機構的薄弱證據以及來自歐洲鄰國的巨大壓力」下做出廢止選舉的決定,並點名批評歐盟[8][12]。他還特別譴責前歐盟委員會專員蒂埃里·布雷東,指責他在電視上發表「顯然為選舉遭取消而欣喜」的「傲慢言論」[13]

Remove ads

言論自由與審查制度

在言論自由方面,萬斯指控歐洲政府利用「錯誤資訊」與「虛假資訊」等帶有「蘇聯時代色彩」的術語,來打壓異見聲音,保護既得利益。他批評,歐洲當局的這種做法是為了防止某些立場影響選舉結果,甚至可能導致反對派勝選[8]

萬斯特別譴責英國政府的「極端」言論審查制度,「背叛」言論自由,並舉出亞當·斯密·康納案作為例證。此人因違反伯恩茅斯墮胎診所周圍的「安全通行區」規定而遭到監禁。此外,他還批評瑞典法院以「煽動仇恨」的罪名,判處一名基督教活動人士因焚燒《古蘭經》罪名成立,認為這是對宗教言論的壓制。他也點出德國警方打擊反女權言論,以及蘇格蘭政府向安全通行區內的居民發出警告信,據稱禁止他們在私人住所內進行祈禱[14]

在整場演講中,萬斯一再強調民主合法性公眾意見的重要性,認為歐洲領導人應當接受而非打壓不同聲音,即便這些聲音挑戰既有的政策與立場。他還批評慕尼黑安全會議刻意排除部分民粹政治領袖的參與[8]

Remove ads

美國國內政治與社交媒體審查

談及美國國內政治時,萬斯批評前美國總統祖·拜登曾與社交媒體企業合作,審查所謂的「錯誤資訊」。他特別提及自己曾提出2019冠狀病毒可能源自武漢實驗室的說法,並指控拜登政府打壓這類觀點。他強調,特朗普政府將「採取與拜登政府完全相反的做法」,確保多元意見得以自由表達[8]

此外,萬斯提到近期美國企業家及特朗普高級顧問伊隆·馬斯克因支持德國另類選擇黨而被指控干預選舉一事,並戲稱:「如果美國民主能夠在格蕾塔·通貝里連續十年的批評聲中存續,那麼你們也應該能夠承受伊隆·馬斯克幾個月的發言[15]。」

歐美關係與安全合作

在談及歐美關係時,萬斯重申特朗普政府對歐洲安全的承諾,但強調歐洲各國應該加大自身的國防預算。他還提及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可能達成「合理和解」的可能性[8]

此外,他批評歐洲官員將西方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政策描述為「捍衛民主」,並質疑這一論述的合理性。他指出,歐洲自身的民主機構與言論自由問題同樣值得關注,並強調美國將持續關注這些議題[8]

反應

CNN指出,萬斯在演講期間,場內大多數聽眾「表情僵硬」,僅有零星且克制的掌聲打斷他的發言[14]。萬斯僅簡短提及俄烏衝突,令許多希望了解特朗普政府新一輪和平談判計劃的與會者大失所望[16]

一名東歐代表透露,峰會期間,各國官員談論的唯一話題就是萬斯的演講。美國與歐洲的多名外交官和官員對此表示震驚,其中一人形容現場「滿屋子的人都張大了嘴巴」,難以置信。一名前美國眾議院民主黨議員則指責萬斯,認為他將歐洲在應對俄羅斯選舉干預上的行動歸咎於受害者,甚至本身也在干預歐洲選舉[3]

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康寧則表示,希望這場演講能讓歐洲人意識到「美國不會再讓他們搭便車」。一名前高級美國外交官形容,這場演講對歐洲而言是一記「警鐘」,提醒歐洲各國,如今的美國已不再是他們數十年來習慣的盟友[3]

對於萬斯的演講,德國國防部部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批評,萬斯拿歐洲部分地區與威權政權相比的說法「完全無法接受」[17]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婭·卡拉斯則直言,她感覺美國似乎「有意與我們挑起爭端」[11]

瑞典外交部部長瑪麗亞·馬爾默·斯蒂納加德拒絕對萬斯提及焚燒《古蘭經》可定罪一事作出直接回應。瑞典前首相卡爾·比爾特則批評,萬斯的演講「比預期更加惡劣」,並指控他「公然干預德國選舉,替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助選」。挪威首相約納斯·加爾·史托爾則表示,萬斯有權在峰會上發表他的看法,但他不認同所謂歐洲「言論自由衰退」的問題,認為相比之下,烏克蘭戰爭、俄羅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帶來的安全威脅才是更嚴峻的議題[13]

世界報》形容萬斯的演講是對歐洲發起「意識形態戰爭」的宣言[1]Politico則將這場演講比喻為對峰會的「破壞性震撼彈」[3],並認為萬斯把「文化戰爭」帶入歐洲[2]。《衛報》的評論員對演講內容進行事實查核,指出其中有多處不實或誤導性陳述[18]

針對萬斯批評蘇格蘭政府於2024年9月施行的《安全通行區法案》,蘇格蘭政府發言人駁斥萬斯的說法,強調「並沒有發送任何信件告知民眾不得在家中祈禱」,並澄清該法案僅適用於「故意或魯莽的行為」。該法案起草人、蘇格蘭議會議員吉莉安·麥凱更批評萬斯的言論「荒謬至極」,並質疑他要麼是「嚴重缺乏準確資訊」,要麼是「刻意歪曲事實」[19]

保守派專欄作家布雷特·斯蒂芬斯批評這場演講虛偽,稱其「令人蒙羞」[20]。眾議員亞歷山卓·奧卡西奧-科爾特斯X/Twitter上發帖指出:「@JDVance,你在慕尼黑的發言完全是謊言。如果這屆政府真如你所說捍衛言論自由,它的領導人就不會因為國會議員向民眾講解憲法權利,就威脅要展開刑事調查[21]。」眾議員格里·康諾利接受採訪時表示:「試想,他們竟然向歐洲人說教,稱其害怕自己的選民,但看看特朗普和伊隆·馬斯克的所作所為:因為FBI探員盡忠職守就將他們開除,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搞忠誠考核,甚至還因為懷疑數萬聯邦員工是所謂的深層政府而大規模裁員,覺得這些人靠不住[22]。」參議員安迪·金稱,他為美國感到「羞愧難當」[23]。不過,律師喬納森·特利卻對這場演講表示讚賞[24]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讚萬斯的演講,並針對歐洲說:「他們正在喪失珍貴的言論自由權[25]。」

阿克塞爾·斯普林格集團首席執行官馬蒂亞斯·多普夫納認為這場演講傳遞「振奮人心的訊息」,並指出許多人是「有意曲解」其意圖[26]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鏈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