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JR九州KiHa200系柴聯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JR九州KiHa200系柴聯車是九州旅客鐵道公司(JR九州)於1991年(平成3年)啟用的一般型柴聯車。[注 1]
![]() | 此條目可參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5年9月22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5年9月22日) |
Remove ads
概述
為了改善築豐本線和筱栗線的運輸,新開行快速列車「紅色快車」,而開發本型車輛,後來也用於指宿枕崎線和大村線的快速列車。1997年起為了汰換老舊的KiHa 58、65系柴聯車而再度生產,在九州地區的各條非電氣化路線皆可看到本型車。
車內設備與當時增備的811系電聯車類似,但本型車因先進的機器設備受到高度評價,1992年榮獲鐵道友之會頒發的第32屆桂冠獎。[4]
設計
KiHa200柴聯車包括單側駕駛室的KiHa200型、兩端皆有駕駛室的KiHa220型,以及改造車多功能檢測車BE220型三種子型。以下為各子型的共通部分。
採用普通鋼製車身,長21.3公尺,每側有3扇附有階梯的雙開門,端面設有貫通門。煞車系統為電氣指令式,並未考慮與使用自動空氣煞車的舊型車輛併聯,因此採用與電聯車相同的密接式連結器,但也配備了在緊急狀況下可與舊型車輛連結的中間連結器。
側面車窗為寬984公釐、高930公釐的大型兩聯窗,比811系的側窗高10公釐,站立乘客的視野獲得改善。只有部分側窗可以打開,而固定窗則因中央的捲簾垂直窗框而看似兩聯窗,但實際上是一整塊大型窗戶。
該設計由水戶岡銳治領導的研究所設計,車體為單一紅色,只有乘客車門為不銹鋼原色的銀色。長崎地區的車輛則為單一藍色,乘客車門為紅色,側面車窗下方標有「SEA SIDE LINER」。鹿兒島地區的車輛最初塗裝也是紅色,但在1995年配合「指宿活動」,キハ200-7・5007號車被改為黃色而乘客車門為不銹鋼原色的銀色,側面車窗下方等處加上了「NANOHANA」(油菜花)字樣。1997年起,其他車輛也陸續改為相同的顏色。不過塗裝所用黃色與實際油菜花色略有不同,較接近山吹色(明亮的橘黃色或金黃色)。
天花板角落採用傾斜面板,而非811和813系列所用的曲面設計。室內的牆壁、地板和座椅絨布則採用由 Dawn Design Institute 設計的織物圖樣。座椅採用可轉換式橫向座椅,座椅寬度為 1015 毫米,間距為 910 毫米(但車廂兩端為固定式座椅,座椅間距較寬,為 960 毫米)。
每輛車裝配一部新潟鐵工所(現:新潟原動機)製造的柴油引擎,輸出功率為331 kW(450 PS),安裝在第二端,驅動聯結面側之轉向架的兩個車軸。排氣管設於聯結面之車體外部,但雙側皆有駕駛室的KiHa 220型,排氣管則從車內貫穿。
舊型柴聯車因技術問題(如輸入軸與輸出軸的旋轉同步困難),直聯段的變速設計並不普及。本型車採用與鐵道綜合技術研究所共同開發新型液體式變速箱。利用凹凸離合器(爪式離合器)和軸旋轉控制技術,直聯段可有兩段變速。這款採用爪式離合器的變速箱是JR九州大型柴聯車的一大特點,直聯段的動力傳遞效率高達98.5%,[5]而傳統的變速箱直聯段效率僅有約 90%。此外,通過精密的旋轉軸速度同步控制,重新加速時無需為了匹配轉速而空轉引擎,可立即直聯輸出動力,在坡度或彎道較多的區間能有效縮短運行時間。變速箱還可以切換自動與手動模式。所搭載的大出力柴油引擎,與KiHa 40系等傳統柴聯車相比也大幅提升出力與行走性能。最高營運速度為110 km/h,但大多數地方路線的最高速限僅約85 km/h,為因應於地方路線的使用,自動變速的各段切換速度設定較低,在全油門的情況下,第一段與第二段的切換速度分別約為50 km/h與70 km/h,但在低油門位置進行加速時,會在更低的速度進行升段。[注 2]
-
TR600K 轉向架(0 和 1000 番台)
-
TR600KA轉向架(100、1100 及番台以後)
-
DMF13HZA柴油引擎
-
駕駛座
Remove ads
備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