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K179/180次列車
北京西至郑州的夕发朝至快速列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K179/180次「大河報號」列車,是中國鐵路運行於首都北京至河南省會鄭州的一趟快速列車,自1970年4月1日起開行,現由鄭州局集團鄭州客運段北京一隊負責客運任務,是河南省的首班始發進京列車。列車使用兩組中國鐵路25G型客車,全程沿京廣鐵路運行,途經北京、河北及河南兩省一市,全程689公里。其中北京西站至鄭州站運行8小時26分,使用車次為K179次;鄭州站至北京西站運行8小時03分,使用車次為K180次。車隊先後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等十二項國家級榮譽,連續17年保持了鐵道部「紅旗列車」的光榮稱號,被社會各界親切譽為「中原大地文明之花」。[1]
Remove ads
歷史

K179/180次列車前身為1970年4月1日首次開行的61/62次直通旅客快車,開行鄭州—北京區間;後該車次曾先後變更為151/152次(153/154次)、251/252次(347/348次),開行鄭州—北京—瀋陽區間,隨後又變更為79/80次空調特快列車,恢復鄭州—北京區間。1996年1月21日,79/80次列車改在新建的北京西站始發終到。隨著1997年4月1日中國鐵路第一次大提速,79/80次列車改車次為179/180次,2000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實行第三次大提速,[2]179/180次列車改車次為K179/180次並延續至今。2003年,K179/180次列車開始編掛RW19K型高級軟臥車[3]。
1980年至1984年,當時的251/252次列車連續五年獲得鐵道部三進列車評比第二名。1985年,首次獲得第一名;1986年,再次蟬聯第一名,受封「紅旗列車」稱號,該稱號自改車次為K179/180次以來一直保持至今。
1997年,179/180次列車與中共中央辦公廳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結成全國唯一一對共建單位。
歷次鐵路提速中,該列車曾隨其他大多數快速列車一樣被「邊緣化」,全程運行時長曾長達十小時之久[4],多為待避直特列車等,因此引起部分乘客表示不滿。[5]隨著京廣線運能提升以及京廣高鐵建成通車,情況有較大改善。
2008年,車隊負擔了部分汶川地震災區傷員的轉運工作。[6]2014年5月16日,K179次列車成為最後一班通過嘉應觀黃河鐵路大橋的列車,京廣線其後改經新建的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7]
在京廣高速鐵路開通前,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大多乘K180次進京出席全國兩會[8][9][10][11][12][13][14][15][16],此外一些全國性會議的河南省代表團也會選乘K180次進京[17][18][19](而2007年中共十七大河南代表團乘坐D136次進京[20][21],此後駐豫全國政協委員也曾多次乘既有線動車組進京[22][23][24][25],但2012年仍然乘K180次進京[26]),但在京廣高鐵全線通車後改乘高速動車組列車進京參會。[27][28]
Remove ads
列車編組

K179/180次列車使用直供電DC600V的25G型客車,配屬鄭州鐵路局鄭州車輛段,列車滿編採取19節車廂編組,其中硬座車4輛、硬臥車10輛、軟臥車4輛、行李車1輛。2003年至2012年,該列車曾編有RW19K型高級軟臥客車[29],2020年前後又恢復高級軟臥車編掛。
機車交路

K179/180次列車全程由鄭州局集團鄭州機務段使用和諧1D型電力機車或和諧3C型電力機車牽引,北京機務段石家莊運用車間與鄭州機務段兩段機車乘務員在石家莊站輪乘。該兩款機車均可直接向列車提供電能,用於列車內空調和水爐等設備需要,因此列車毋須額外加掛一節空調發電車。
時刻表
- 數據截至2024年1月10日。
K179/180次(2017年12月28日)
Remove ads
影視作品
2003年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上映的六集電視連續劇《進京列車》,即以K179/180次列車為原型,主要講述了列車長蔡萍和列車乘務員夏小竹、張超與旅客安省長、曲一凡、丁三一等人,圍繞去北京給父親看病的豫西農民大順,在旅途服務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6][30]
參見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