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13半履帶防空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13半履帶防空車,或M13半履帶裝甲車,是一種裝備有兩支M2HB 0.50英寸口徑勃朗寧機槍的、由美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自行防空武器。這種武器由白摩托公司於1942年六月到1943年5月間為了滿足軍方對於一種移動防空平台的需求而研發。它只在1944年1月份的鵝卵石行動中投入過戰鬥(有資料的)。它於1944年4月份被M16多管防空武器所取代。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7年9月8日) |
正式裝備的M13是有幾個從1940年到1942年不斷試驗的失敗的原型改進而來。其中的T1E4型被選中並在投入生產前被官方命名為M13半履帶防空車。超過半數以上的M13在生產線上就被改造成了M16
Remove ads
規格
M13半履帶防空車長 21英尺4英寸(6.50公尺) , 寬7英尺1英寸(2.16公尺) ,[1] 高 7英尺8英寸(2.34公尺) ,擁有 135.5英寸(3.44公尺)的軸距.[2] 它已 轉向架 懸掛車輪和 垂直蝸泉 的軌道。 它可承載60美國加侖(或230升)燃料並具有175英里(或282公里)的車程. 該車輛是由六缸White 160AX發動機驅動,該發動機可提供128 馬力(或95 千瓦)的推力,是一種386 立方英寸(6,330 cc) 汽油發動機,壓縮比例6.3:1. 它的推進比為15.8馬力每噸,而發動機本身自重九噸。 該車型的大部分版本的裝甲主要為0.25英寸(6.4公釐) 厚或 0.5英寸(13公釐) 厚的擋風遮陽板。 車輛裝備有兩挺安裝在M33 maxson安裝架上的0.5 英寸 M2HB 勃朗寧重機槍。[3][4] 兩挺機槍的射擊與移動皆由一個安裝在炮塔附近的小型電動馬達驅動。 瞄準具使用一個馬克9型的反射式瞄具. 每輛車載員五人,分別是車長、駕駛員,射擊手,以及兩個彈藥裝填手[5]
Remove ads
發展

在1940年10月,該車型為了滿足美國陸軍對針對運輸隊的空襲的防禦而開始研發[6] 該車型的第一個原型為T1,在4*4的標準吉普上裝有兩挺M2機槍。T1E1型使用了電動的Bendix式槍架,而T1E2則換成了Maxson式的。 T1E3型則使用了格林馬丁公司生產的飛機用炮塔。對這些車輛進行測試後得出的結果則是:T1E2型的設計最為優秀。 於是,T1E2成為了M16半履帶車,替代M33與M45槍架和M2、M3半履帶車的底盤。[7][8][9][10]
下一階段的發展是,利用T1E2配置上M3半履帶車的軌道,因為這樣可以使車存儲更多的彈藥。 這種車輛,最初被稱作T1E4,於1942年7月27日開始被接納進入生產為M13半履帶防空車。[11] 截止至1943年5月15日,總共有1103輛該型車被生產。 他們中的一半(583輛)在投入服役前就被該公司轉換成M16。 交付始於1943年底。[12]
服務的歷史
在1944年1月的鵝卵石行動中,M13在美國陸軍第五師第六團服役。 它在初始的登陸後就被用於防空武器,而後來又為了抵禦德國 裝甲師 襲擊而作為地面支援載具行動。 它於1944年4月被M16半履帶防空車取代。[13][14] 只有139輛載具被部署海外的美國軍隊採用。[15][16]
原型

流行文化
- 2012年—《戰爭雷霆》
- 2021年—《應徵入伍》:作為盟軍初階載具使用。
參看
- 列表中的美國軍事車輛的型號
- 列表中的美國軍用車輛供應的目錄指定
參考文獻
進一步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