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柄式手榴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柄式手榴弹
Remove ads

柄式手榴彈(德語:Stielhandgranate)為德國陸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所使用之手榴彈。它獨特的外表使它被稱作「柄狀榴彈」,或是英國陸軍俚語中的「馬鈴薯搗碎器」(英語:Potato masher),且為20世紀步兵武器中最易辨識者之一。[1]

事实速览 柄式手榴彈, 類型 ...

歷史

柄狀手榴彈於1915年首次推出,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同演進,被使用至戰爭結束。

Thumb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手榴彈以及奧匈帝國陶瓷手榴彈

設計

柄狀手榴彈的設計為在薄壁鋼罐中填入高爆炸藥,為「攻擊型」(使用爆炸威力造成殺傷)手榴彈的經典例子,而不是「防禦型」(使用破片造成殺傷)手榴彈;握柄提供了一個力臂,使得投擲距離大幅上升。

Thumb
24型柄狀手榴彈橫切面

操作方式

柄狀手榴彈使用摩擦點燃裝置;此方法在其他國家的手榴彈相當罕見,但在德製手榴彈卻相當常見;連接到炸藥的引爆器會垂出一條拉火繩,進入中空的握把,在末端以一顆小陶瓷球為尾,並以一個可旋除的底蓋固定。

當使用手榴彈時,先旋下底部蓋子使球與拉繩掉出。拉動拉繩會拉動一支表面粗糙的鐵桿穿過引爆器,使它點燃,並令5秒長的引信開始燃燒。這使得這種手榴彈能被掛在籬笆上,能夠有效防止有人攀爬;只要觸發到這種手榴彈,就會導致它掉落,並點燃引信。

最早的柄狀手榴彈有永久自握把接近底部處露出的拉繩(而不是塞入可旋除的底蓋)。這些露出的拉繩在運輸途中經常意外被勾扯到引信而使手榴彈引爆,從而導致致命的意外。

柄狀手榴彈是裝箱運輸的,而它們的引信組合必須在戰鬥前插入;每份炸藥上都漆上了提醒的字眼(德語:Vor Gebrauch Sprengkapsel einsetzen直譯:「使用前插入引爆器」)。

Thumb
「集中炸彈」示意圖

效能

24型手榴彈能被扔到大約到30到40碼(~27.43米到~36.58米)外,而英國的米爾斯炸彈則只能被丟至約15碼(~13.72米)外。當投擲者在城市或山坡環境時,此設計也降低了手榴彈向上投擲後滾回來的風險,在清除步兵陣地時顯得非常有用。

「細長型攻擊炸彈」示意圖

雖然柄狀手榴彈對裝甲車輛碉堡並不是非常有效,但可以搭配另外六顆,以鐵絲綁在周圍的爆炸頭(不含握柄),形成土製的「集中炸彈」(德語:Geballte Ladung直譯:「球狀炸彈」)[2][3][4]進行攻擊。士兵亦可以利用柄狀手榴彈,製成土製的「細長型攻擊炸彈」(德語:Gestreckte Ladung),作簡易的爆破筒[5]使用。

衍生型

早期型號

  • 15型柄式手榴彈(德語:Stielhandgranate 15
  • 16型柄式手榴彈(德語:Stielhandgranate 16
  • 17型柄式手榴彈(德語:Stielhandgranate 17

24型柄式手榴彈

除了常見的高爆柄狀版本外,德國亦生產了數種24型柄式手榴彈(德語:Stielhandgranate 24)的替代版本,包括煙霧彈和鈍化(非爆炸型)的訓練用版本。

43型柄式手榴彈

隨著二戰推演、德國的資源與生產力減弱,此手榴彈的彈頭變得較小,而且不必要的腰帶夾亦被移除,每次的改變都是往較輕、較易生產、成本較低的方向移動,是為43型柄式手榴彈(德語:Stielhandgranate 43)。

1942年起的手榴彈,採用了一種有凹溝的破片套(德語:Splitterring),能夠被套在手榴彈的爆炸頭外,產生的破片會隨著爆炸四散,使此手榴彈對人員更具殺傷力。

Thumb
抗戰時以手工土製方式生產鞏式柄式手榴彈的中國八路軍兵工廠

外國仿製型

除了德國外,二戰的其他戰場也出現了柄式手榴彈及其仿製型的身形。

鞏式柄狀手榴彈

中國國民革命軍開發型號,經過中德合作,取得原型後仿製;最早是由河南鞏縣兵工廠所設計出來的,但之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各地的兵工廠、以至民間都協助生產[6]

為了符合當時的中國人的體格[7][8],手榴彈的柄狀部分比原型來得短小,而且幾乎少了十公分左右;當然,縮小手榴彈的柄狀部分也為了更方便攜帶。

98式柄狀手榴彈

日本帝國陸軍滿洲國開發的型號。與原裝不同的是,98式是以破片手榴彈形式使用[9]

63式柄狀手榴彈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發型號

67式柄狀手榴彈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發型號[10]

Shgr m/39

瑞典仿製型號[11],以「m/39 爆炸手榴彈」(瑞典語spränghandgranat m/39直譯「m/39 爆炸手榴彈」或shgr m/39) 名義使用[12],共有4個版本,並使用至冷戰時期。

  • m/39
  • m/39A
  • m/39B
  • m/39C

Övningar m/39

瑞典仿製型號[11],為訓練型號,以「m/39 訓練手榴彈」(瑞典語övningshandgranat m/39直譯「m/39 訓練手榴彈」或övnhgr m/39) 名義使用。為識別瑞典和德國製造的型號,瑞典軍隊把德國的型號配上紅色的塗裝[13],並加以改造[14]

Spränghandgranat m/43

瑞典本土生產及改良的型號[15]

收藏

德國柄式手榴彈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盟軍軍人來說是價值相當高的紀念品,而至今原版手榴彈仍然是收藏家亟欲得到的收藏品。

德國柄式手榴彈的複製品亦有市場,但品質與模仿準確度參差不齊;當中有許多的外型就犯了基礎的錯誤,通常缺乏細節。

在美國,炸藥與引爆器必須移除。

流行文化

電子遊戲

使用國

Thumb
正在投擲鞏式柄式手榴彈的中國士兵
Thumb
國軍在抗日戰爭中,曾以柄式手榴彈作自殺式攻擊

引述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