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60通用機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60通用機槍(英語:United States Machine Gun, Caliber 7.62 mm, M60)是美國制的7.62×51毫米NATO口徑通用機槍。
M60通用機槍是美軍在越南戰場中的制式機槍,作為支援及火力壓制武器,為各西方國家的機槍發展史奠定了基礎。由於火力持久而頗受美軍士兵愛戴,獲多國軍隊採用,甚至在越南戰爭的UH-1直升機機身圖騰上也有M60機槍的蹤影。但隨著多種相同功用機槍的出現及輕兵器小口俓化,M60的設計已顯得過時,除部份特種部隊外,美軍以M240作取代,而M60B/C/D車載型及航空機槍則仍舊使用。
Remove ads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從戰場上獲得為數不少的德軍武器,春田兵工廠從中汲取設計經驗,其中參考FG42傘兵步槍導氣和閉鎖系統及MG42通用機槍的彈鏈式供彈設計,並先後吸收了橋樑工具與鑄模公司的T52計畫與通用汽車公司的T161計畫,兩者結合成新的T161E3機槍(T為美軍武器試驗代號)[3][4]。
1957年,T161E3在改進後正式命名為M60通用機槍,用以取代當年韓戰時期老舊的M1917重機槍及M1919中型機槍。至越戰初期,M14A1機槍作戰效果欠佳,美軍以M60通用機槍作完全替代。
設計
M60通用機槍採用導氣、氣冷、開放式槍栓設計,導氣管固定在可更換的槍管上,由北約7.62×51毫米NATO M13彈鏈供彈,槍管上附有兩腳架,亦可對應M2三腳架及M122三腳架。在調整立式標尺後,可有效命中200米移動點目標及600米靜止點目標,對1500米內目標可提供壓制火力。
然而,M60通用機槍出現了一些無法改良的設計缺憾,包括早期型機匣進彈困難,必須托平彈鏈才能正常發射;長彈鏈射擊故障率高,以致澳大利亞軍隊改用20發短彈鏈,但短彈鏈又會很快用完,導致無法持射擊;10.5公斤再加上數百發彈藥及其他裝備,對士兵而言實在過重;只有每分鐘550發的射速比其他機槍的射速低,火力壓制效果不能令人滿意,而且不能調整射速;系統不能調節,導致長時間持續射擊後可能出現失控,如不能射擊或放開扳機仍然繼續射擊的失控情況;早期型槍管更換時須戴石棉防燙耐熱手套,浪費大量時間;兩腳架和活塞筒是固定在槍管上,更換槍管時必須把整組氣管、兩腳架和活塞一同拆下,而副射手行軍時背負備用槍管還固定着另一套兩腳架和活塞筒,進一步增加士兵攜行重量。準星也是固定在槍管上的而且是固定準星,所以換一次槍管就得重新歸零。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60最終被M240(美軍的FN MAG)取代。
Remove ads
型號
1952年末正式定名的M60初型。
M60原型的第一個改進版本,但沒有投產。

為當時美軍坦克(如M48A5、M60巴頓後期型)或裝甲車的同軸機槍而設計,只保留主要槍機及加長槍管,改為電子控制擊發系統。
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用於直升機上以人手操作的航空機槍版本。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用於美軍直升機武器子系統。移除一切不必要部件,以柔性輸彈槽把彈鏈從彈箱送到機槍,改為電子控制擊發系統及液壓驅動。


以人手操作亦可對應直升機武器系統,用於取代M60B航空機槍;主要裝在直升機上的機艙門口、機尾跳板、船上、及軍車上的機槍托架,可由原型M60改成,用來對地攻擊。
- 改用環型照門
- 移除握把
- 以柔性輸彈槽供彈(美軍直升機武器系統)


出現在1980年代,大量改進及輕量化。但沒有正式採用及大量生產,只小量裝備。
- 改用輕量化槍管
- 改用輕型兩腳架
- 兩腳架改為連接在導氣活塞筒上,腳架不再連在槍管,節省時間及減輕士兵攜行重量
- 可調式凖星,更換槍管不需要重新校正
- 改用新型槍托及前握把
- 槍管護套予以省略

M60E4通用機槍是M60通用機槍在1994年的改進型號,改良到M60E4的時候,其實重量已經很接近Mk 48輕量化機槍,也比12.29公斤重量的M240B通用機槍更輕,事實上M60E4通用機槍已經可以當輕機槍使用。
- M60E4(單兵機槍型):
- 短槍管—重量:10.2公斤;長度:958毫米
- 長槍管—重量:10.5公斤;長度:1,077毫米
- 突擊型槍管—重量:9.9公斤;長度:940毫米
- 寬度:120毫米
- M60E4(固定型):
- 長度:1,105毫米
- 重量:10.7公斤
- 寬度:149毫米
- M60E4(固定抽氣型):
- 長度:1074毫米
- 重量:9.6公斤
- 寬度:120毫米
Mk43 Mod0/1是M60E4的改良型號,在1995年推出,裝備美軍特種部隊[5],現正被Mk 48 Mod 0取代。
- 新型玻璃纖維增強尼龍護木
- 導氣管口直徑加大
美國軍械公司推出的最新改良型,以Mk 43作基礎,並降低了重量。目前已勝出丹麥皇家陸軍的招標,並於2014年末開始交貨。據稱,這批機槍是用來全面取代他們使用了數十年的MG3通用機槍。[6]
美國本土上現存小量可個人合法擁有及練靶場擁有M60機槍。
使用國





阿爾及利亞
澳大利亞[7]
亞塞拜然
玻利維亞
波赫
巴西
柬埔寨
智利
哥倫比亞
剛果共和國
哥斯大黎加
捷克
- 捷克陸軍第601特種部隊群(M60E4)
丹麥
- 丹麥皇家陸軍(M60E6)
剛果民主共和國
多明尼加
薩爾瓦多
埃及
斐濟
迦納
希臘
海地
宏都拉斯
印度
印度尼西亞
義大利
以色列
約旦
肯亞
科索沃
寮王國
黎巴嫩
利比里亞
利比亞
立陶宛
盧森堡
馬來西亞
墨西哥
摩洛哥
荷蘭
新西蘭
尼加拉瓜
巴基斯坦
巴拿馬
秘魯
菲律賓
波蘭
葡萄牙
- 葡萄牙陸軍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塞內加爾
南韓
- 大韓民國國軍 (M60、M60E2;在當地生產)
南蘇丹
越南共和國
西班牙
蘇丹
中華民國:1968年開始生產仿M60通用機槍的57式機槍,但因美方未能完全提供技術支援導致相比品質較差,尤其是槍管隔熱問題,聯勤205兵工廠唯有把槍管內壁加厚來解決,現今57式已被T74排用機槍(仿比利時FN MAG通用機槍)取代,多數已除役或封存。
泰國
千里達及托巴哥
突尼西亞
土耳其
烏干達
烏克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自軍援獲得M60D及M60E4,來源不詳。
阿聯酋
英國
美國
委內瑞拉
越南
- 越南人民軍(M60;越南戰爭期間繳獲自美軍及繼承自前南越政權。由於零件短缺所以只用於儲備)
葉門
當代世界相若的通用機槍比較
注釋
流行文化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