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德肯基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摩德肯基教(Modekngei),又稱為恩加拉摩德肯基教(Ngara Modekngei)。摩德肯基教是一個一神論宗教運動,1915年左右由帛琉人特穆戴德(Tamadad)在巴伯爾道布島創立,隨後傳遍整個帛琉。[1] 摩德肯基教在一戰和二戰之間具有政治意義,目前帛琉有5.7%的人口信奉該教。[2] 摩德肯基教是古老帛琉習俗與基督教的混合體,追隨者信仰基督教的上帝,承認耶穌基督是彌賽亞,同時也對傳統的帛琉神靈表示敬意。[3]
歷史
摩德肯基教的起源尚未確定,但有一種假設認為,摩德肯基教最初是反抗日本占領帛琉的一種非暴力抵抗形式。[3] 島民通過在口頭傳誦的讚美詩(keskes)中,融合當地的泛靈論和基督教信仰,能夠更好地保存和傳承他們的傳統。[4]
雅龐州流傳着一個故事,據說摩德肯基教來自基督傳教士的努力發展,他們希望可以改變島民的信仰。該州艾博邦村的村民幾乎全部信奉摩德肯基教,傳教士對村民恪守傳統習俗的印象深刻,特別允許村民在信奉基督教之外,同時保留帛琉人傳統信仰的女神。
實踐
摩德肯基教的目標是以符合基督教的方式,保存古老的帛琉傳統習俗。
居住在艾博邦村的摩德肯基教信徒,奉行一種以家庭、社區和純潔等古老觀念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摩德肯基教禁止信徒飲酒和吸毒,村裡的孩子必須在天黑前回家,不得在神聖的地方大聲喧譁。
摩德肯基教的教堂位於艾博邦村的中央,也是整個村莊的活動中心,村民們每天都會前往參加教堂禮拜。摩德肯基教要求社區成員每天早晨默默地步行去教堂,在教堂禮拜之前說話(尤其是大聲說話)被認為是不尊重的行為,近乎褻瀆神明。
艾博邦村婦女平常會穿着褲子,但必須穿着更正式的服裝才能進入或經過教堂,例如裙子或連衣裙;因此,經常可以看到穿着褲子的婦女,繞遠路到達目的地,以免沒有穿合適的衣服穿過教堂。摩德肯基教的日常禮拜很短,主要包括個人和集體祈禱;然而,慶祝傳統和宗教節日的禮拜更加複雜,可能持續數天,需要幾周的集體準備。
大多數帛琉人都遵守一項習俗,那就是無論任何宗教信仰,在艾博邦村內一律禁止飲酒或吸煙。根據傳統的說法,違反這項禁令將會帶來可怕的暴雨,除非罪孽得到女神的寬恕,否則暴雨不會消失。所以,即使是可以喝酒或吸煙的帛琉人,也會避免將違禁物品帶入村莊範圍,人們堅信雨水會侵擾村莊,因此摩德肯基教的信徒會在村莊各處的樹枝上,懸掛水果和其他零食,祈求女神原諒外來人的不當行為。
另一項傳統活動是為道路祈福,這個特殊習俗與月亮周期相吻合。每次滿月到來的前幾天,人們會齊心協力打掃整個村莊,修剪草坪、清掃垃圾、擦洗房屋;然後,在滿月來臨的前一天晚上,艾博邦村的每個人都會待在家裡,而村裡的長老則會在街道上巡視,為村莊祈禱和祈福。這是摩德肯基教的一項必要活動,因為人們相信在滿月期間,女神能夠更好地看到人們的不當行為。
摩德肯基學校
帛琉摩德肯基學校(Belau Modekngei School, BMS)位於艾博邦村,是一所寄宿制高中學校。[5] 1974年,幾位摩德肯基教長老為延續宗教傳承,於是在村莊的盡頭建造這所宗教學校。
現今,摩德肯基學校約有25—30名九至十二年級的學生。[6] 學生和教職員工可以選擇住在校園的傳統宿舍,但是校園內並沒有電力或自來水供應,或者可以住在周圍的村莊,大略超過半數的學生住在校園內。
摩德肯基學校招收的學生群體非常多元化,有些學生來自重視傳統教育的家庭,其他學生則將摩德肯基學校作為最後的選擇;作為帛琉少數的私立高中之一,摩德肯基學校也可以選擇接收被島上唯一公立高中開除的學生。[7]
摩德肯基學校的學生除了學習英語、數學和帛琉語等核心學術科目,也修讀摩德肯基教的宗教課程,以及學習種植傳統的藥用作物,並與廣大村民一起實踐傳統習俗。這座學校的主要目標,是為帛琉人的子孫後代保留摩德肯基教的古老傳統。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