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DF的歷史與規範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可移植文檔格式(PDF)於1990年代由Adobe Systems創造。早期是Adobe專有格式,直到2008年作為開放標準發布。之後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志願者產業專家委員會控制。
![]()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8年1月6日) |
PDF檔案格式在1990年代早期開發,用於分享包括文本格式和內置影像的文檔,能跨平台操作,即使電腦平台完全不同,收件者亦無需適配相關或合用的應用軟體接口[1]。1991年,Adobe Systems共同創始人約翰·沃諾克提出的名為「Camelot」的系統[2]演變成PDF。當時與PDF一起競逐跨平台檔案格式的,還包括DjVu(仍在開發中)、Envoy、Common Ground Digital Paper、Farallon Replica及Adobe自己本身的PostScript(.ps)格式。在萬維網及HTML文本尚未興起的當時,PDF在桌面出版工作流技術當中很受歡迎。
PDF在早期文件格式分享歷史的接受程度頗晚。[3]從2.0版開始,Adobe開始免費分發PDF的閱讀軟件Acrobat Reader(現時改稱Adobe Acrobat Reader DC,建立軟件稱為Adobe Acrobat DC),而舊版格式依舊支援,使PDF後來成為固定格式文本業界的非正式標準[4]。
及至2008年,Adobe Systems的PDF參考1.7版成為了ISO 32000:1:2008,從此PDF就成為了正式的國際標準。亦因為這個緣故,現時PDF的更新版本開發(包括未來的PDF 2.0版本的開發)變成由ISO的TC 171 SC 2 WG 8主導,但Adobe及其他相關項目的專家依然有參與其中。
Remove ads
Adobe的規範
從1993-2006年Adobe Systems數次更改PDF規範並添加新特性。2006和發布的各個方面的Adobe的擴展層被採納為ISO 32000-2(PDF 2.0)的工作草案,但開發者注意到Adobe的擴展不是PDF標準的一部分。[5]
ISO標準ISO 32000-1:2008及Adobe PDF 1.7在技術上是相容的。[17][28][29]Adobe宣稱沒有制定PDF 1.8參考。PDF規格的未來版本將由ISO技術委員會制定。然而,Adobe出版的文檔指明什麼是PDF的專有擴展功能,ISO 32000-1(PDF 1.7)之外的在新發布的產品中支持。這利用了如同在Annex E中ISO 32000-1中記錄的PDF的擴展性特性。[17]
PDF規格包容性滯後。PDF 1.7規格包括了所有先前的功能性的Adobe PDF規格1.0到1.6版的記錄。在那裡Adobe從他們的標準刪除了PDF的某些特性,那些沒被包含在ISO 32000-1[6]。一些特性被標為落後的。
PDF文檔遵循帶有PDF 1.7版的ISO 32000-1標準。包含了Adobe擴展的特性仍帶有PDF基礎版本號1.7的文檔也包含隨着文檔的創建擴展的指示。[17]
Remove ads
ISO標準化
自1995起,Adobe參與了一些由ISO創建出版技術規範及在用於特定行業及用途的PDF標準專業子集(如PDF/X或PDF/A)進程中與ISO協作的工作組。[30][31]制定完整PDF規格的子集的目的是移除那些不需要或會對特定用途造成問題以及一些要求的功能的使用在完整PDF規格中僅僅是可選的(不是強制性的)功能。
2007年1月29日,Adobe宣布將發布完整的PDF 1.7規格給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及企業內容管理協會,為了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30]ISO將制定PDF規格是未來版本,而且Adobe僅僅是ISO技術委員會的一員。[17]
ISO「全功能PDF」的標準[30]在正式編號ISO 32000之下發布。全功能PDF規格意味着不僅僅是Adobe PDF規格的子集;就ISO 32000-1而言全功能PDF包含了Adobe的PDF 1.7規格定義的每一條。然而,Adobe後來發布了不是ISO標準的一部分的擴展。[17]那些也是PDF規格中的專有功能,只能作為額外的規格參考。[32][33]
Remove ads
下列指定的PDF規格的子集被定為ISO標準(或者在標準化過程當中):[6][34][35][36]
- PDF/X(2001年起—ISO 15929及ISO 15930系列標準的一部分)又叫「PDF for Exchange」——用於「圖形技術——印刷前數據交換」——(ISO技術委員會130的工作),基於PDF 1.3、PDF 1.4還有後來的PDF 1.6
- PDF/A(2005年起—ISO 19005系列標準的一部分)又叫「PDF for Archive」——「文檔管理——用於長期保存的電子文檔文件格式」(ISO技術委員會171的工作),基於PDF 1.4還有後來的ISO 32000-1 - PDF 1.7
- PDF/E(2008年起—ISO 24517)又叫「PDF for Engineering」——「文檔管理——使用PDF的工程文檔格式」(ISO技術委員會171的工作),基於PDF 1.6
- PDF/VT(2010年起—ISO 16612-2)又叫「PDF for exchange of variable data and transactional (VT) printing」——「圖形技術——可變數據交換」(ISO技術委員會130的工作),基於PDF 1.6並受限於PDF/X-4及PDF/X-5[37]
- PDF/UA(2012年起—ISO 14289-1)又叫「PDF for Universal Accessibility」——「文檔管理應用——可訪問的電子文檔文件格式」(ISO技術委員會171的工作),基於ISO 32000-1 - PDF 1.7
還有PDF/H,也就是「PDF Healthcare」,最佳措施導覽(Best Practices Guide,BPG),通過實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IG)增補,2008年發布。PDF Healthcare不是一個標準或者推薦標準,但僅僅是一個使用已有標準及其他技術的指南。受到標準發展機構ASTM與AIIM支持。PDF/H BPG基於PDF 1.6。[38][39][40]
PDF 1.7的最終修訂的文檔由ISO技術委員會171於2008年1月認可,並以ISO 32000-1:2008發布於2008年7月1日,題為「Document management –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 Part 1: PDF 1.7」。
ISO 32000-1:2008是第一份全功能PDF的ISO標準。先前的ISO PDF標準(PDF/A、PDF/X等)用於更特殊的用途。ISO 32000-1包括了所有先前的功能性的Adobe PDF規格1.0到1.6版的記錄。Adobe從先前的版本中移除了某些PDF特性;這些特性也沒包含在PDF 1.7中。[6]
ISO 32000-1文檔由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基於《PDF Reference, sixth edition,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version 1.7, November 2006》準備的。在一個特殊的快速進程下檢驗、修訂並接受,通過《ISO Technical Committee 171 (ISO/TC 171), Document management application, Subcommittee SC 2, Application issues》,與ISO成員的提議並行。
根據ISO PDF標準:[41]
ISO 32000-1:2008指定獨立於他們創建的環境或他們查看、閱讀的環境的用於呈現電子文檔的數碼形式以使用戶交換並查看電子文檔。該標準用於創建PDF文件的軟件的開發者(相應的作者)、閱讀已有PDF文件及解釋其內容以顯示和協作的軟件(相應的讀者)以及用於其他多種目的閱讀和/或編寫PDF文件的PDF產品(相應的產品)。
一些Adobe Systems控制下的專屬的規格(如Adobe Acrobat JavaScript或XML表單架構)處於ISO 32000-1規範性參考中,而且對於ISO 32000-1標準的應用不可或缺。[30]
Remove ads
PDF標準的新版本以ISO/CD 32000-2的名義發布。[42]
ISO委員會開發PDF 2.0的目標包括了對PDF語言的進一步的增強和改進、移除不再使用的特性(如Form XObject名稱),以及對Adobe專有的規格的標準化(如Adobe JavaScript、Rich Text)。[33][43]
成立於2008年以策劃PDF參考書作為ISO標準的Working Group 8通常一年召開兩次會議,來自十多個國家的成員在各個實體中參與。ISO委員會關於ISO 32000的會議向受到學科問題專家認可的人開放。有興趣的人一方會為有關參與ISO 32000的信息聯繫各自的ISO成員實體。
在PDF語法術語中被稱為「PDF-2.0」,ISO 32000-2是第一個完全經ISO委員會(TC 171 SC 2 WG 8)發展而更新的PDF規範。[44]PDF協會的成員會通過PDF協會的A類聯繫人與ISO TC 171 SC 2複查和注釋草稿。[45]
GB標準化
2009年9月1日,作為電子文檔長期保存格式的PDF/Archive(PDF/A)經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已成為正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46],標準號為GB/T 23286.1-2009[47]。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