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ure Fitness

何銘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ure Fitness
Remove ads

PURE Fitness,由科林·格蘭特(英語:Colin Grant)及樂裕民(英語:Bruce Rockowitz)於2002年所創立[1]。PURE Fitness是PURE集團旗下的連鎖健身中心品牌,在香港新加坡上海分別設有11、2及5間健身中心,分店規模屬香港第六大[2],而在香港、新加坡、上海紐約均有獨立的瑜伽會所,PURE亦曾於台灣設有業務,已於2019年初結業。PURE的收費比同業較為昂貴,絕大部份會所設於港島甲級商業大樓之內,目標顧客主要為白領階層。除健身及瑜伽業務外,亦有經營時裝店及餐廳。截至2022年1月,PURE擁有10萬名客戶及2,000位員工[3]

Thumb
香港淺水灣健身瑜伽分店(已結業)
Thumb
香港金鐘太古廣場瑜伽分店
Thumb
香港金鐘健身分店(已結業)
Remove ads

歷史

PURE Fitness於2003年11月16日首先進駐香港中環建業榮基中心[4],2004年11月在同區國際金融中心二期開設分店[5]

2007年5月衝出港島,在九龍旺角朗豪坊辦公大樓增設香港第三會所[6],2010年8月17日首次於新加坡烏節路設立會所[7](現已結業),同年11月在香港金鐘東昌大廈加設香港第四分店[8]。2012年3月再於新加坡亞洲廣場增設當地第二會所[9],並成為PURE集團首間擁有泳池的健身中心,同年10月在香港利舞臺廣場設置當地第五分店[10],2014年12月在香港淺水灣The Pulse商場增設新會所[11]。2015年4月10日[12]添設蘭桂坊加州大廈第七香港會所[13],佔地達6層[13],設有全球首創270° 3D影像單車室[14],同年12月16日結束新加坡烏節路分店[15]。2016年1月30日[16],PURE加設中環花旗銀行大廈分店[12](前Seasons Fitness舊址,並於2016年4月中開設泳池(室內)[16]),於3月13日[12]再增設鰂魚涌電訊盈科中心[17]Fitness First舊址),同年12月在新加坡海洋金融中心重新增設當地第二分店(現已結業)。2017年12月添設新加坡第3會所(義安城[18]),翌年4月1日及年底PURE分別於上海開設中國大陸首兩間健身店:iapm[19]世紀匯廣場[20],2019年8月加設香港第10會所(鰂魚涌太古坊一座 [21]),其後加設新加坡第4(新達城[22])及上海第3(上海中環廣場會館[23])分店,2020年11月1日增設東方眾鑫大廈第4會所。2020年3月中結束金鐘會所[12],其後於5月中及5月底[12]增設香港第10(灣仔One Hennessy[24])及第11(牛頭角宏利廣場[25])分店。

2021年6月23日,PURE進駐尖沙咀K11 MUSEA,開設佔地逾30,000平方呎旗艦店,為全球最大及香港第12間會所,設置香港首見的SORINEX訓練架組合[26]

2023年10月8日新加坡新達城分店結束,同月15日加設上海第5會所(靜安嘉里中心[27]。2024年3月11日淺水灣店結業,香港健身會所減至11間。

所有會所除淺水灣及太古坊一座店外[12],均有桑拿蒸氣浴室。PURE健身各分店均有毛巾、短袖運動衫褲及白襪供免費借用,亦有手機或平板電腦充電、耳挖棒、止汗劑、潤膚霜、髮膠、梳及剃鬚用品供使用,部份分店設有果汁小食吧及運動服用品店服務。

Remove ads

會員確診COVID-19事件

2020年3月19日,PURE兩名會員確診COVID-19,兩人均於3月去過蘭桂坊分店,而其中一人更使用另外兩間會所(中國工商銀行大廈建業榮基中心),PURE於當日上午指由於已徹底清潔消毒,故毋須關門,被外界質疑罔顧會員健康,直至傍晚才宣佈涉事3間分店即時暫停營業,晚上進一步公佈3間會所停業14日,其餘分店關門2日,所有會員可免費延長會籍14日。3月20日,再多4名會員證實染病,4人曾到過蘭桂坊及建業榮基中心分店,同日PURE宣佈改為全部分店關閉兩星期以作深層清潔消毒。與確診者曾接觸的私人教練,以及三間分店的職員需接受隔離。3月27日,行政會議通過新規例,要求全港所有健身中心由3月28日下午6時起關閉14天[28],4月21日政府宣佈停業期進一步延長至5月7日[29],受影響包括PURE Fitness所有香港分店。[30][31][32][33]

欠交中環及牛頭角店多月租金及管理費 遭業主入稟法庭追討2200多萬港幣

PURE中國工商銀行大廈分店自2024年4月起欠交租金及管理費等費用。8月19日,業主入稟香港高等法院指PURE違反租約,要求法庭下令PURE連本帶利還款逾千三萬港元,並就違反租約作出賠償。原告指與PURE在2015年6月簽訂11年租約,租用中國工商銀行大廈2至4樓,以及冠君大廈3樓部分位置,租約有效期由2016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內月租由138.8至213萬港幣不等,每月管理費則為53.5萬港元。原告指PURE未交齊2024年4月至5月的租金,亦在同年6月至8月欠交管理費,以及差餉、新會員稅等雜費合共1268.3萬港元,利息約90.3萬元,要求法庭下令PURE連本帶利還款1358.6萬元,及就違反租約作出賠償。而牛頭角宏利廣場分店亦欠繳同年5至9月租金、冷氣及管理等費用達849萬港幣,業主屢次要求PURE補交但不成功,9月6日入稟高等法院要求法庭下令PURE連本帶利還款、交吉兩層分店單位,並就違反租約作賠償。PURE於2019年9月中與業主簽訂6年租約,期內租金介乎126.4至165.7萬元,入稟狀亦透露PURE於欠租期間7月的營業額達456.6萬元,顯示遠高於月租金額。牛頭角店欠租事件曝光後,PURE指已成功解決與業主的租約問題並達成協議,及已撤回相關訴訟,將與業主繼續保持良好的關係,至於所有PURE集團的健身和瑜伽中心均正常營運及提供恆常服務。一名PURE前高層對公司前景感到憂慮,因此早前已經離職,並已奉勸身邊朋友暫時不要續長約或購買大量新的課程套票,免招損失;另外有PURE會員反映,留意到中心近期有不尋常情況,包括不提供毛巾及可報瑜伽班堂數也減少,擔心是結業先兆。[34][35][36]

裁員

2021年1月,受新冠疫情肆虐、健身室屢次被勒令關門多月、政府資助不足、業主未有充分減租等影響,PURE裁減香港前線與後勤員工至少30人,而所有被裁僱員將根據勞工法例取得相應賠償。[37]

2024年8-9月,PURE稱因投資人工智能及自動化技術而解僱40多人,包括前線健身教練與營養師,人力資源、市場行銷等多個後勤部門員工,部份更屬中高層職位。部份職員遭裁減一週後的法定期內仍未獲發最後薪金,故向勞工處求助,涉款額約數萬港元。有遭解僱職員表示公司要求簽署「終止合約」文件,列明不能追究公司及提出法律訴訟,PURE則指法定補償未有遲繳,部分佣金以月結計,預期一週內支付。有被開除教練的學員向其反映,有公司職員稱他們是轉工而自行辭職,並非被公司解僱,屬不實指控,有部份早已預約的學員也因此投訴該教練臨時轉工「爽約」,誠信受損害,教練只好逐一向學員解釋,擔心因不實指控流失更多學員。[38]

軼事

與其他健身集團一樣,曾有顧客因過度劇烈運動加上隱疾而猝死分店內。

2008年8月,一名年長日本籍男子於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分店參加健身單車班,踏單車約20分鐘後突暈倒,送院後不治。

2011年1月,一名墨西哥籍男飛機師於金鐘分店踏健身單車後,休息期間疑似心臟病發暈倒。救護員接報到場為事主進行三次電擊急救,送院搶救後不治[39]

2010年4月則發生罕見意外,一名於PURE健身任職的私人健身教練,在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分店下班後,與友人在該商場4樓同屬Pure集團的「Red酒吧餐廳[40]」消遣,離開時懷疑帶醉搭乘扶手電梯由4樓落3樓期間,失足飛墮約15米下一樓大堂,送院搶救後不治[41]

其他業務

  • Pure Yoga
  • KURIOS by Pure Apparel
  • Nood Food
  • Pure Nutrition
  • Pure Online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