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RDS-3原子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DS-3原子彈是蘇聯於1951年使用空爆法的一顆原子彈。

事实速览 RDS-3原子彈 俄語:РДС-3, 國家 ...

項目概述

RDS-3(俄語:РДС-3)是蘇聯於1951年繼RDS-1RDS-2之後研發的第三個原子彈,其軍用代號為「瑪麗亞」。原子彈採用核鈾殼的複合式設計,爆炸當量達到0.0412百萬公噸黃色炸藥(0.172拍焦耳)。其改進型RDS-3T(РДС-3Т)成為蘇聯首款量產型核武器,於1953年正式列裝蘇聯遠程航空兵部隊英語Soviet Long Range Aviation[1]

實驗詳情

1951年10月18日,RDS-3原子彈由圖-4轟炸機實施空投試爆。此為蘇聯首次空投核裝置試驗,引爆高度380公尺(1,250英尺),爆閃可見距離170公里(110英里),原子彈造成的爆鳴聲可聽範圍於爆閃可見範圍一致。[2]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