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恆河猴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恆河猴病
Remove ads

恆河猴病(英語:Rhesus disease)或Rh病(英語:Rh disease)全名又稱為Rh因子不相符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rh-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Rh-HDFN)是指孕婦體內的抗體攻擊嬰兒的紅血球,而發生的溶血性疾病[1] [2]。症狀通常包括嬰兒貧血黃疸[1]。發病時間可能在出生前或出生後不久[3]。併發症包括可能死產胎兒水腫英語Hydrops fetalis智能障礙聽力減退視覺障礙[1] [2]

事实速览 恆河猴病, 異名 ...

它是由抗D抗體引起的一種胎兒和新生兒溶血病[2]。它發生在對RhD陽性血液敏感的RhD陰性婦女,婦女身上帶有抗D抗體[1]。產生抗體或致敏的可能原因,包括:先前懷孕期間或曾接受輸血時,曾接觸過RhD陽性的抗原[2]。在婦女懷上RhD陽性嬰兒後,抗體可能穿過胎盤,而攻轉嬰兒的紅血球。致敏的危險因子包括母親為O型血[2]。通常在常規產前保健時提前發現並診斷[4]

為RhD陰性的孕婦注射抗Rh因子免疫球蛋白,將可預防99%的疾病發生[1] [5]。受影響的嬰兒或新生兒,其治療則依病情嚴重程度而定,可能需要輸血光照治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1] [6]。嬰兒在出生前可以接受輸血[6]。在某些情況,可能會建議提早生產,以便可以儘早治療[6]

據估計,每年有超過35萬名嬰兒患恆河猴病[7]。雖然在已開發國家並不常見,但在發展中國家仍然相對常見[1] [7]。在這樣的高風險妊娠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嬰兒死亡,另外三分之一造成殘疾[7]。截至 2020 年,約有一半應採取預防措施的女性並未採取預防措施[5]。此症狀早在 1609 年的法國就已被描述,但也可能是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 400 年左右描述了此病症[2]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