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52號潛艇 (1938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U-52號(德語:U 52)是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建造的二十四艘VII-B型潛艇(或稱U艇)之一。它由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38年12月21日下水,至1939年2月4日交付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艇曾執行過八次巡邏作戰,共擊沉13艘同盟國或中立國商船,累積總噸位為56,333噸。1943年10月22日,U-52號在但澤退役,至1945年5月3日在諾伊施塔特遭四架英國颱風戰鬥轟炸機發射的火箭彈擊傷後自沉。
Remove ads
設計
由於原有VII-A型潛艇的燃料容量有限而導致航程不足,戰爭海軍於1936年又設計建造了24艘VII-B型潛艇作為改進版。[1]為了提高操縱性和轉向性能,他們在兩副螺旋槳後部設計了兩片舵,並增大舵面面積。VII-B型艇的內部空間更大,因此可在外部鞍狀水艙內多裝載33噸燃油。這種燃料艙是「自動加注」的——當柴油不斷被消耗時,海水也不斷進入該水艙以補償浮力。艇艏和艇艉還設有縱傾平衡水艙,通過調整兩端水量來防止潛艇在水下可能產生的縱傾和橫搖。[2]作為VII-B型艇,U-52號的全長增加了兩米,達到66.50米,舷寬6.20米、高9.5米,並有4.74米的吃水深度,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753噸和857噸。該艇採用雙軸設計,具有兩副直徑為1.23米的三葉螺旋槳。動力由兩台曼恩生產的M6V 40/46型六缸四衝程1,400匹公制馬力(1,000千瓦特)渦輪增壓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布朗-博韋里提供的GG UB 720/8型375匹公制馬力(280千瓦特)雙作用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7.9節(33.2公里每小時),水下8節(15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8,700海里(16,1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90海里(170公里)而無需充電。[3]
武器裝備方面,U-52號裝備有五具內置式魚雷發射管——艇艏四具、艇艉一具。相較於VII-A型艇,其艇艉的魚雷發射管設計在耐壓殼體內部、兩片舵之間,魚雷可以由此向外發射。在輪機艙甲板下方還配備了用於艇艉的魚雷裝填系統,耐壓殼體與甲板室之間一前一後還設計有外置魚雷貯存裝置,因此U-52號的魚雷儲備和發射能力也得以提升,可攜帶14枚G7型魚雷或最多26枚TMA型水雷(TMB型則為39枚)。[1]此外,該艇還搭載有一門配備220發彈藥的88毫米35式速射炮以及一門配備1,195發彈藥20毫米30式高射炮作為甲板炮。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及40-56名水兵。[3]
Remove ads
歷史
1936年11月21日,海軍造艦局根據《英德海軍協定》的要求,正式將十一艘VII-B型潛艇(U-45至U-55號)的建造合同發包予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其中U-52號於次年3月9日開始鋪設龍骨,建造序列為587。經過近二十一個月的建造,它於1938年12月21日下水,至1939年2月4日在首度擔任艇長的海軍中尉沃爾夫岡·巴滕的指揮下交付使用。完成海試後,該艇加入駐基爾的「韋格納」潛艇區艦隊,先後擔任作戰艇和前線艇直至1939年12月31日。當U艇編制於1940年1月1日重組時,它又繼續在駐基爾和聖納澤爾的第7潛艇區艦隊擔任前線艇。1941年中期退出前線任務後,U-52號從6月1日到1942年3月31日以訓練艇身份成為駐皮勞的第26潛艇區艦隊的一份子,繼而換編至駐梅默爾的第24潛艇區艦隊司職同樣任務。自1943年10月1日起,它轉而擔任駐但澤的第23潛艇區艦隊的教學艇,但很快便於10月22日退役,此後改駐諾伊施塔特充當第3潛艇教學支隊見習水兵的射擊訓練火炮平台。在1945年5月3日英國對諾伊施塔特的空襲中,U-52號遭到隸屬皇家空軍第175中隊的四架颱風戰鬥轟炸機發射的火箭彈命中,嚴重受損,隨後被迫在編號為AO-7765的海軍網格處(54°07′N 10°50′E)自沉。潛艇殘骸直至1946-47年間才被打撈上岸拆解。[4][5]
Remove ads
早在戰爭爆發前,為了先發制人,巴滕於1939年8月19日12:03便受命率艇從基爾出發執行首次巡邏。在穿過威廉皇帝運河,並在布倫斯比特爾移除司令塔上的編號和塗裝後,該艇前往北海和北大西洋游弋。但即便當9月3日英國對德宣戰後,它依舊未能找到並襲擊任何敵對艦船,遂於9月17日13:00返回基爾,繼而駛入船廠接受大修。[7]在此期間,海軍上尉奧托·扎爾曼於11月14日接替巴滕出任艇長。憑藉戰前全面訓練U-7號潛艇的優勢,他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非常成功地指揮了U-52號,並成為僅有的兩位獲頒戰功騎士十字勳章的海軍人員之一。[8]1940年2月20日,該艇前往黑爾戈蘭島附近海域進行機械測試和潛航訓練,繼而於2月25日移駐威廉港。[4]
U-52號在扎爾曼的指揮下於1940年2月27日07:30離開威廉港執行第二次巡邏,但不久便因發動機出現問題而被迫再次駛入黑爾戈蘭島。在完成緊急維修後,該艇於當天重新出海,前往設得蘭群島和奧克尼群島周邊海域游弋。經過為期三十八天和大約4,000海里(7,400公里)的航行後,U-52號於4月4日20:31返回威廉港,期間同樣未能擊沉或擊傷任何艦船。[9]
為了支援入侵挪威的「威悉演習行動」,U-52號的第三次巡邏於4月7日12:10從威廉港啟程,駛入北海。它一度被編入U-37、U-38、U-47、U-48、U-49和U-50號所在的第五潛艇集群,在設得蘭群島以東、沃格斯峽灣和特隆赫姆的作戰區域游弋,但依舊一無所獲。經過為期二十三天、水面行程2,900海里(5,400公里)、水下行程346海里(641公里)的航行後,該艇於4月29日22:40返抵基爾。[4][10]
為了能夠從比斯開灣向大西洋出擊,扎爾曼率U-52號於6月8日12:15離開基爾執行第四次巡邏,經由北大西洋、北海海峽和菲尼斯特雷角南下前往德占法國。6月19日04:57,該艇終於取得首個戰功,在貝勒島以西約60海里(110公里)處發射一枚魚雷擊中無護航的英國貨船君主號(The Monarch)船艉,使之於四分鐘內沉沒。[11]另一艘獨行的比利時客輪那慕爾城號(Ville de Namur)隨後於當晚20:05又被U-52號發射的兩枚魚雷擊中,五分鐘內在拉羅謝爾以西沉沒。扎爾曼懷疑該船在甲板上的大型木結構後面藏有武器,但實則是馬廄。[12]兩天後,即6月21日04:11,無護航的芬蘭貨船希爾達號(Hilda)也被U-52號的一枚魚雷擊中,不久便在比斯開灣沉沒。[13]潛艇於7月1日在西班牙的維戈靠岸,由德國補給艦貝塞爾號(Bessel)為其提供了63,500升燃料、6噸淡水和2.3噸補給品。7月14日16:33,扎爾曼在錫利群島西南偏西方向發現了獨行的希臘貨船忒提斯·A號(Thetis A.),但於18:13發射的首枚魚雷發生故障未能引爆。直到18:18,第二枚魚雷擊中船舯部,使貨船於五分鐘後沉沒。[14]經過為期四十四天、水面行程6,000海里(11,000公里)、水下行程339海里(628公里)的航行後,該艇於7月21日09:30抵達洛里昂。[4][15]
Remove ads

在第五次巡邏中,U-52號於7月27日21:03從洛里昂出發,前往北大西洋和北海海峽游弋,至8月13日抵達基爾。在此番為期十七天、水面行程2,600海里(4,800公里)、水下行程235海里(435公里)的第五次巡邏中,扎爾曼共擊沉三艘英國商船,總計重17,102噸。[4][16]8月4日03:35和03:38,U-52號在布拉迪角西北偏西約300海里(560公里)處向HX-60號護航船隊發射兩枚魚雷,分別擊沉了阿爾弗雷德國王號(King Alfred)和戈高韋爾號(Gogovale)。其中前者斷成兩截,船艏沉沒、船艉也被護航驅逐艦范諾克號鑿沉,造成8名船員身亡;後者也有2名船員和1名炮手遇難。[17][18]至當天上午09:22,同一船隊中的傑拉爾丁·瑪麗號(Geraldine Mary)又被扎爾曼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船舯部,兩小時後在布拉迪角西北偏西約270海里(500公里)處沉沒。[19]也正是在這輪襲擊中,U-52號被英國護航艦投擲的深水炸彈嚴重損壞,需要返回本土接受約四個月的緊急維修。[16]
Remove ads
不到兩個月後,U-52號便在扎爾曼的指揮下於10月5日離開基爾,次日抵達梅默爾,並與駐當地的第24潛艇區艦隊共同參與魚雷射擊任務。直到11月3日,它才再次從梅默爾返回基爾的霍瓦茲船廠,完成剩餘的維修工作。[4]11月17日08:07,該艇正式從基爾出發執行第六次巡邏,在橫渡波羅的海並在克里斯蒂安桑進行補給後,前往北大西洋和北海海峽西北部游弋。12月2日07:23,扎爾曼在布拉迪角以西約360海里(670公里)處發射魚雷襲擊了HX-90號護航船隊,分別擊中英國貨輪塔索號(Tasso)和古德利號(Goodleigh)。其中前者船舯部中彈,當即沉沒;[20]後者則是於07:35再遭到潛艇從艉部魚雷管射出的「致命一擊」後才沉沒。[21]經過為期四十二天、水面行程5,200海里(9,600公里)、水下行程470海里(870公里)的航行後,該艇於12月28日16:25抵達洛里昂。[22]
Remove ads
1941年1月22日,扎爾曼率領U-52號於13:36從洛里昂啟程執行第七次巡邏,前往北大西洋、北海海峽和愛爾蘭島西部游弋。經過為期三十四天、水面行程5,400海里(10,000公里)、水下行程134海里(248公里)的航行,該艇於2月24日返回洛里昂,沿途共擊沉2艘商船,總計4,662噸。[23]首個受害者是挪威貨船靈舡號(Ringhorn),它自2月2日以來便因惡劣天氣而與所屬的OB-280號護航船隊失散,至2月4日08:38遭到U-52號的魚雷攻擊。魚雷擊中右舷船艏,導致船身向左傾側,並摧毀了右舷救生艇。載有約11名船員的左舷救生艇成功下水,但當船隻傾覆時被煙囪砸中,最終導致14名船員遇難,僅5人倖存。[24]2月10日14:35,自2月8日便從OG-52號護航船隊中掉隊的英國貨船坎福德山脊號(Canford Chine),在羅科爾西南約165海里(306公里)處被扎爾曼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艦橋下方。一小時後,該船再遭「致命一擊」命中船舯部,斷成兩截並沉入海底。德國人後來在沉沒位置發現了一艘揚帆的救生艇,但倖存者再也沒有出現過。其船長、33名船員和2名炮手全數遇難。[25]
Remove ads
U-52號本應於3月22日離開洛里昂執行第八次暨最後一次巡邏,但出發僅一天後便因螺絲和尾軸管封裝存在缺陷而返航。經過維修,該艇於3月27日18:30重新出發,又因左舷發動機發生故障而於3月31日再度折返。經過徹底檢修,它終於在4月3日19:30順利啟航,前往北大西洋和愛爾蘭島西南部搜尋獵物。[4]4月10日19:12,前一天剛從OB-306號護航船隊中分離的荷蘭煤船薩萊爾號(Saleier)被扎爾曼發射的兩枚魚雷擊中,至19:55分再遭到「致命一擊」,於十五秒內從船艏沉沒。[26]4月14日01:17,無護航的比利時客輪列日城號(Ville de Liège)又在法韋爾角以東約700海里(1,300公里)處被U-52號發射的兩枚魚雷中的一枚擊中船艉。在01:30被再一枚魚雷完成「致命一擊」後,該船起火燃燒並於02:10沉沒。[27]經過為期四十天、水面行程5,450海里(10,090公里)、水下行程142海里(263公里)的航行,U-52號於5月1日10:50回到抵達基爾。巡邏結束後,該艇於5月2日至10月15日在基爾的船塢接受保養,隨後以訓練艇身份繼續在各潛艇區艦隊服役。[28]
Remove ads
襲擊歷史摘要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