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92號潛艇 (1917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陛下之92號潛艇(德語:SM U 92[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中型潛艇或稱U艇。它由但澤帝國船廠承建,於1917年5月12日下水,至同年10月22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U-92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潛艇之一,曾參加過大西洋潛艇戰。在其五次巡邏中,共擊沉5艘協約國中立國商船,容積總噸合計為15961噸。1918年9月9日,U-92號在費爾島附近失蹤。據推測,它可能是撞上了英國人布設的水雷英語North Sea Mine Barrage而沉沒,艇內42名官兵全數陣亡。

事实速览 歷史, 德意志帝國 ...
Remove ads

設計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滿足潛艇破交戰德語Handelskrieg的作戰需求,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局(U-Boot-Inspektion)在U-43號戰時動員型日語Ms型潜水艦)的基礎上,研發出了一種技術上更為成熟的中型雙殼體德語Zweihüllenboot遠洋潛艇。其排水量適中、性能均衡,非常適合北海和英國周邊海域的作戰環境。海軍為此共計批出34艘訂單,戰術編號使用U-81至U-114號[5]實戰證明,這一系列的潛艇具有出色的航海能力和穩定的耐用性,它們的許多布置也對後世IX級潛艇和國外一些潛艇的設計產生了影響。[6]

U-92號是由但澤帝國船廠承建的U-87至U-92號批次的最後一艘艇。與基爾生產的批次(U-81至U-86號)相比,其排水量、尺寸、吃水和航速均有所縮減,但在續航里程、魚雷載彈量和船員編制等方面則略為提高。[7]該艇的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757噸和998噸。其全長65.80米;舷寬6.20米,當中的耐壓殼體英語Pressure hull寬為4.18米;有3.88米的吃水深度[8]艇只搭載有可在水上使用的兩台猛獅六缸四衝程柴油發動機,總功率為2,400匹公制馬力(1,765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門子-舒克特英語Siemens-Schuckert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這些發動機用以驅動雙軸、每根軸各一個的直徑1.66米長螺旋槳。它的潛航深度為50米。[9]

U-92號在水上的最高速度達15.6(28.9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則為8.6節(15.9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11,380海里(21,08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56海里(104公里)。該艇裝備了四具直徑為50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各兩具,並可攜帶16枚魚雷;作為輔助武器的甲板炮英語Deck gun則是一門105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0.5 cm SK L/45 naval gun。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及32名水兵。[9]

Remove ads

歷史

U-92號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作為F項戰時訂單(Kriegsauftrag F)的一部分,於1915年6月23日向但澤的帝國船廠訂購,建造編號為36。艇只於1917年5月12日下水,至同年10月22日在首任艇長、海軍上尉馬克斯·比勒的指揮下正式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3]繼比勒之後,京特·埃爾利希上尉(1918年6月1日-9月9日)也曾擔任過U-92號指揮官。[4]在但澤完成海試後,[10]U-92號先是於1917年11月2日加入基爾海軍學校,自1917年12月下旬起又發往北海,被編入駐威廉港的第三潛艇區艦隊服役,並一直隸屬於該部隊直至失蹤。[11]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U-92號在北大西洋東部執行過五次巡邏,最遠曾抵達直布羅陀海峽[12]共擊沉5艘(15961總噸)、擊傷2艘(7373總噸)協約國中立國商船。[1][13]其首次巡邏是在1918年1月1日啟動,經由黑爾戈蘭灣蘇格蘭周邊進入比斯開灣北部,並在沒有取得任何戰功的情況下,於1月30日返回威廉港。[10][14]第二次巡邏則始於2月24日,它被派往愛爾蘭西南部,且由於北海的大量雷區而需繞道威廉皇帝運河波羅的海前往。[15]又一次,U-92號此行未能取得任何戰功,但它曾在斯卡恩附近協助由輔助巡洋艦狼號英語SMS Wolf (1913)俘獲但擱淺的西班牙貨輪伊戈茨·門迪號(Igotz Mendi)脫困。此外,它還在斯威利湖英語Lough Swilly發射魚雷擊中了容積總噸為7034噸的英國油輪不列顛公主號(British Princess),導致1人罹難,但該船仍能逃脫並順利抵港。[16]U-92號於3月23日返回基爾[10]

經過改裝後,U-92號於4月24日開始第三次巡邏。它再度經由黑爾戈蘭島、威廉皇帝運河、波羅的海、丹麥、蘇格蘭和費爾島被派往愛爾蘭西南部。在這次漫長的巡邏中,它仍然無功而返,並被敵方的反潛部隊襲擊了三次(和被巡邏的水上飛機襲擊一次),至5月下旬返回威廉港。[10]隨後,效率低下的艇長比勒上尉被調職。[17]在新任艇長埃爾利希上尉的指揮下,U-92號重返愛爾蘭展開第四次巡邏,並於6月29日啟航。[10]翌日,它便在多格灘以南遭到了英國潛艇E42號英語HMS E42的兩枚魚雷襲擊,但均未命中。[18]八天後,即7月9日,U-92號對一支護航船隊發動襲擊,並擊沉了兩艘武裝輪船,其中2814總噸的羅蒙德山號(Ben Lomond)號在當特斯岩東南約30海里(56公里)處沉沒,[19]3550總噸的戰神號(Mars)號在主教岩西偏北約74海里(137公里)處沉沒。[20]7月10日,U-92號用甲板炮向339總噸的武裝縱帆船查爾斯·特里奧特號(Charles Theriault)開火,造成損壞;後者只得被拖曳回港。[21]翌日,它又擊沉了5590總噸的美國海軍輔助艦韋斯托弗號英語USS Westover (ID-2867),取得役期生涯中的最大戰果。韋斯托弗號是在從紐約前往聖納澤爾的途中遇襲,共有11人在此過程中喪生。[22]7月13日,載重3058總噸的西班牙輪船拉蒙·德·拉里納加號(Ramon de Larrinaga)也被U-92號發射的兩枚魚雷擊沉。[23]到7月22日巡邏結束時,它已經累計襲擊了逾22000總噸的船舶。[10]

1915年9月4日,U-92號經由卡特加特海峽出航,展開本應前往愛爾蘭海的第五次巡邏。五天後,即9月9日,U-92號在費爾島航道前最後一次報告方位,其後連同艇內42名官兵全數失蹤。[24]潛艇的殘骸直至2006年才被英國海事與海岸警衛署的船舶盎格魯君主號(Anglian Sovereign)所發現,[25]並於2007年由潛水員識別出身份。[26]殘骸大致位於奧克尼群島東側的59°0′N 1°30′W處。[10]由此可以推斷,U-92號當時極可能是在北海水雷陣英語North Sea Mine Barrage的B區觸雷沉沒。[27][28]

Remove ads

襲擊歷史摘要

更多信息 日期, 船名 ...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