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ViolaWWW
第一个流行的互联网浏览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ViolaWWW是第一個支援全球資訊網(WWW)腳本和樣式表的瀏覽器,目前已停止開發。其首次在1991/1992年的UNIX作業系統上發布,並成為受全球資訊網發源組織CERN所推薦的瀏覽器[1],但其最常用瀏覽器的地位最終被Mosaic瀏覽器取代。
Viola語言
Viola由魏培源在1991年開發,他也是加州伯克利大學的eXperimental Computing Facility(XCF)研究小組成員之一[1][3]。Viola是一個基於UNIX平台的編程語言,其名稱為可視化交互的面向對象語言及應用(Visually Interactive Object-oriented Language and Application)的首字母縮寫[4]。
魏培源對於圖形軟體的興趣始於1989年他接觸到的HyperCard,魏培源說:「當時HyperCard非常引人注目,這是一款眾人皆知的超連結程式,但只能在Mac上運作...而當時我甚至連Mac都沒有」。魏培源使用X終端於1990年創造了第一個版本的Viola語言:「我拿到了一本HyperCard手冊看了一下,基本上把這些概念完成了......」[4]
Remove ads
ViolaWWW歷史
畢業後魏培源與XCF及創業夥伴一起繼續開發Viola[4][5]。隨後其接受了奧萊利公司的投資,這是一家美國電子出版公司。奧萊利公司使用了其軟件以顯示旗下網站全球網路導航器[6]。魏培源的主要工作是創建一個適用於互聯網的Viola版本:
X Window是一個基於UNIX的操作系統,其內建了TCP/IP協議,所以支持互聯網是很合乎常理的,問題是如何通過互聯網傳輸他的Viola頁面,他處於網路超文本獨立發明的邊緣。在他看到蒂姆關於萬維網的郵件時他解釋說,URL非常非常聰明,這正是我所需要的。他向蒂姆發了一封郵件說他正在考慮為X Window編寫一個瀏覽器 。蒂姆在12月9日的www-talk上回覆說:聽起來不錯。四天後,魏培源在www-talk說,他做了一個瀏覽器。
——Gillies和Cailliau[4]
ViolaWWW創建於1992年,是第一個添加擴充功能的瀏覽器,如嵌入式腳本對象、樣式表和表。早期版本在CERN獲得了諸多好評[4]。Ed Kroll還在其1992年很流行的文章全互聯網用戶目錄與指南中強調了該瀏覽器。
隨着ViolaWWW的開發,開始與HyperCard越來越相似:
它有一個書籤功能讓你可以追蹤自己喜歡的頁面,還有下一頁和上一頁按鈕及歷史記錄功能可以保存你訪問過的網站。隨着時間的推移它有了顯示表格和圖形的功能,到了1993年5月它甚至開始可以直接運行程序。
——Gillies和Cailliau[4]
ViolaWWW基於Viola工具箱,該工具箱是用於開發與支持視覺交互式媒體應用的工具。Viola在X Window下運行,早在1992年就可以用來創建遠超HTML 3.0(當時最新版本的HTML)的複雜超媒體應用,包括小程序及其他可交互的內容[7]。
Remove ads
Viola是第一個擁有如下功能的瀏覽器[8]:
- 客戶端文件插入,內嵌式框架及類Javascript輸出
- 一個側邊欄用於顯示網頁中的元信息,如網頁內部導航鏈接等。類似但不那麼複雜的側邊欄功能也出現在一些現代瀏覽器中。
- 一個HTML文檔可以調用的腳本語言,讓網頁文檔可以嵌入高度可交互的腳本及小程序,其可以被視為JavaScript和嵌入對象的先驅。
與Mosaic競爭
雖然ViolaWWW開啟通往全球資訊網的大門[8],但由於只能侷限在X Window系統上執行,意味著它無法 將全球資訊網帶入主流的Mosaic瀏覽器競爭[9]。除此之外,Mosaic更容易安裝在大多數人使用的電腦上[8]。最初只為UNIX開發的Mosaic,很快被移植到Microsoft Windows這個ViolaWWW從未運行過的平台[10]。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