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Z世代抗議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Z世代抗議活動(英語:Gen Z protests)是指2020年代在中東歐、南亞和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發生的多起據稱主要由Z世代領導的抗議活動。儘管各國抗議活動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專家和媒體指出了一些共同點,包括腐敗、不平等和生活水準下降。在各個國家,透過社群媒體進行的協調和行動都很普遍,一些抗議活動甚至導致了國家政府的倒台。
原因
各種示威活動的原因多種多樣,各國也不盡相同,但一般都與對執政政府的不滿、經濟動盪、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大量心懷不滿、往往失業的青年人口有關。[1] 抗議活動通常源自於民眾對政府醜聞、取得基本公用事業和資源的難度加大以及生活水準下降的不滿。[1][2][3]
在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網採訪時,教授米歇爾·陳 (Michelle Chen) 指出,「對治理不善、缺乏機會和不平等現象猖獗的不滿」是世界各地抗議活動的共同點。[4] 同樣,政治學和傳播學教授巴特·卡馬茨 (Bart Cammaerts) 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採訪時聲稱,Z 世代感到「被欺騙了」,「他們的利益沒有得到代表或考慮」,導致 Z 世代對自由代議制民主產生懷疑,儘管他們仍然重視民主原則和決策。[5]
歷史
2020年,喬治·弗洛伊德被謀殺引發了抗議活動,Axios將其描述為Z世代的「政治成長」。 [6] 同年6月,Yubo對近4萬名Z世代用戶進行了民意調查,其中90%的人表示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這是一場反對系統性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侵害美國黑人的社會運動。 [7]Z世代的喬治·弗洛伊德抗議者被描述為種族多元化,[8]但主要由黑人青年領導。 [9]
亞洲Z世代的抗議活動,也被稱為「亞洲之春」,指的是「阿拉伯之春」,《世界報》認為其始於2022年斯里蘭卡的阿拉加拉亞抗議活動。 [10]這個術語後來被用來描述2024年肯亞財政法案抗議活動,這是一場主要由年輕人領導的反對有爭議的增稅的大規模抗議運動。 [11] 在2025年尼泊爾政府被推翻以及其前後發生的一系列抗議活動之後,該術語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更廣泛的普及。 [12][與來源不符]根據《時代》雜誌在2025年10月報道,Z 世代的抗議活動已經蔓延到亞洲、非洲和南美洲。 [13]媒體學者莎娜·麥克唐納認為,2025 年將被視為「抗議之年」。 [4]
方法
社群媒體通常被用來作為幫助組織和協調這些抗議活動的平台。[13][14][15] 摩洛哥和尼泊爾的抗議者經常透過訊息平台Discord來交流。[16][17] 其他數位平台,如Instagram、TikTok 和 Telegram 也已使用這些工具,實現「去中心化、即時協調、快速資訊共享和病毒式符號,將全球不同群體統一起來」。[5]
例如,在摩洛哥,GenZ 212 Discord 伺服器的成員數量到 10 月 2 日從 3,000 人激增至 150,000 多人,顯示出該運動在年輕人中的迅速傳播。[18] 線上協調,特別是使用 Discord,也用於尼泊爾案例中的後續政治進程:過渡時期臨時總理的線上選舉。[19][20] 關於科技和社交媒體的使用,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史蒂文·費爾德斯坦表示:「這是 Z 世代成長過程中的產物,也是他們交流的方式……這一代人如何組織自己就是這種成長方式的自然體現。」[21]
Remove ads

在 Z 世代的各種抗議活動中,漫畫《海賊王》中的草帽海賊團海盜旗被用作「青年領導的抗議運動的口號和象徵」。[22] 也是「自由的象徵和反對不公義的聲音」。這面旗幟首次在印尼的抗議活動中使用。[23][24] 菲律賓[25]、秘魯[24]、馬達加斯加[26] 、尼泊爾也曾使用過這個旗幟,[27] 據擁有日本現代史博士學位的安德里亞·霍賓斯基(Andrea Horbinski)稱,抗議者揮舞草帽旗「是為了聲援其他國家最近也揮舞草帽旗的抗議者」。她也認為,草帽旗之所以如此強大,是因為它是一種「共同的敘事」。[28]
在其他東南亞國家,其他流行文化符號也被用來表示反抗,其中包括對哈利波特的引用以及《飢餓遊戲》中的三指禮。 [25] 有組織仇恨研究中心主任拉齊布·奈克表示:「我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組織的新時代,這個時代大量借鑒數字、流行和遊戲文化,創造了一個共同的詞彙。」[29] 使用草帽旗的反應很激烈,一位印尼議員稱這是試圖分裂國家團結,另一位議員則認為這可能構成叛國罪。 [25] 這促使國際特赦組織發表聲明,捍衛抗議者的言論自由。 [28] 尼泊爾K. P. 夏爾馬·奧利政府被推翻時,抗議者在辛哈杜巴宮門口懸掛了這面旗幟,當時宮殿正在焚燒。 [22]草帽旗主要在亞洲使用,在馬達加斯加也有少量使用。 [30]
Remove ads
被稱為「Z世代抗議」的示威活動

抗議成功:抗議要求得到滿足
抗議成功:政府下台
抗議進行中
抗議失敗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