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image

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黨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中國共產黨准簡稱中共,在人民共和常簡稱為產黨人民共和執政黨世界第二大政[lower-alpha 4]第二十中共中央總書記近平該黨創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由陳獨秀李大釗領導組織,於1920年8月草,自會黨,1921年7月23日正式成立共產黨,1922年加入產國際接受指和援助,並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共同民革命運動。1927年第一次共合作破裂後,行了長達10年的事斗。193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漸擺脫產國際的影響,改由以澤東首的本土派掌隨後於1931年成立了中國第一產黨建立和政的華蘇維埃共和。在抗日戰爭,共產黨與國民黨行了第二次共合作,遂建立抗日民族戰線。1945年抗戰勝,中產黨組並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國國及其領導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中國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人民共和。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系。1989年東歐劇變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產黨描述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各族人民利益的忠代表,中領導核心[10]:3698

Quick facts: 中國共產黨, 簡稱,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中央政治局常委, 創始人...
中國共產黨
簡稱中共、共產黨、黨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近平
中央政治局常近平李強樂際王滬寧蔡奇薛祥李希
創始陳獨秀李大釗
1920年8月(社會黨)
1921年7月23日(101年322天)
中共一大開幕)
7月1日
黨紀[lower-alpha 1]
Flag_of_France_%281794%E2%80%931815%2C_1830%E2%80%931974%2C_2020%E2%80%93present%29.svg 上海法租望志路106號漢俊公館
(今 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黃浦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合併上海共產主義小組8個共產主義小組[2]
前身中國社會黨
總部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西城區中南海
黨報
智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青年組織China_Youth_League_logo.svg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學生組織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
先鋒組織%E4%B8%AD%E5%9B%BD%E5%B0%91%E5%B9%B4%E5%85%88%E9%94%8B%E9%98%9F%E9%98%9F%E6%97%97_%28%E5%A4%A7%E9%98%9F%E6%97%97%29.svg 中國少年先鋒
組織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工會組織中華全國總工會
軍事組織
教育組織中共中央黨校
黨員
2021年底)
9,671.2萬[3]
意識形態
政治立場三位置爭議)[5][lower-alpha 2]
宗教信仰無神論
國內組織一戰線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國際組織
  • Comintern_Logo.svg 共產國際1922年1943年)
  • 國際共產主義研討會歷史上)
  • 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
  • 政黨國際會議
口號全心全意人民服務
黨歌國際事實上)
官方色彩  紅色
全國人大
2,065 / 2,918(71%)
全國人大常委會
115 / 167(69%)
全國政協
859 / 2,158(40%)
省級政府首長[lower-alpha 3]
240 / 264
黨旗
中國共產黨黨旗
中國共產黨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
政黨 ·
Close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政治事務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和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自201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至今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11]。截至2021年年底,中國共產黨共有9671.2名黨員、基層黨組織則有493.6萬個[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近平新代中特色社思想等意[12],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13][14]克思列、毛澤東思想作指南[10]:3698。不過在毛澤東先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以及發現線錯誤的情況下,中共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是從務實出發的。在當時為了確保思想一致不移,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下,應該換成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較為實際。鄧憑借此方嘗試引入了經濟改革,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口號來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20世紀末期中共認識到缺乏性的蘇聯式政治制度不可行,以及多化拓展社道路的必然性,此加速轉變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