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學(英文:rhetoric)是增強言辭或文句效果的語言藝術,和語法邏輯並稱三藝,是語言學的範疇。自語言出現,人類就有修辭的需要。修辭的學習和運用可以:

  • 修飾作者的文章、語言,清楚傳達文意,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加深讀者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 更清楚了解作者的意思,不會受修辭手法的影響而有所誤解。
  • 便於分析、欣賞文學作品,以進一步理解其作品意涵。

語源

漢語中的最早的修辭一詞出現在《易經》:「修辭立其誠」。是修飾文辭的意思。

修辭的「辭」可以分為文辭(寫文章所用的)和言辭(或稱語辭,口頭說話所用的)。最初的修辭和語言一樣,重心都在說話方面;就連「辭」這個字最初也是指言語,而非文字的組合——《說文解字》:「訟辭也。」後來重心才向文辭發展。

歷史

中國

  • 先秦時代就已經有了關於修辭的零星言論。例如莊子很重視寓言的效果;惠施十分重視譬喻手法。
  • 漢代時期的學者曾激烈討論《詩經》的基本修辭手法:賦(直述)、比(譬喻)、興(起興)。
  • 魏晉南北朝之後,不少文學批評作品如各式各樣的詩話詞話都有談論修辭,但專門談修辭學的作品還很少。例如劉勰的《文心雕龍》是首部「修辭」二字的意思和現代理解相同的作品,書內亦談了不少修辭手法。
  • 宋代陳騤的《文則》則可視為第一部修辭學的專著。
  • 民國八年(1919年)於北京發生五四運動以後,修辭學便擺脫了文學批評的範圍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當時的修辭研究主要有兩種傾向:
  1. 模仿西方的修辭著作。
  2. 輯錄中國古人的說法。

古希臘

Thumb
柏拉圖講述正確的修辭與錯誤的修辭其間的不同。

古希臘的修辭學是由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發展起來的。這裏的修辭學更適合稱為修辭術雄辯術,更是指演說的技術。在亞里士多德著作《修辭的藝術》的第一句,他描述修辭為辯證法的相對物,即是說辯證方法是找尋真理的要素,修辭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 柏拉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成為繼承兩派學說並集大成修辭學的宗師。亞里士多德提出三種策略:

  1. 道德訴說:來源的可信度
  2. 理性訴求
  3. 感性訴求:用情感說服。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