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斯·哈塞爾曼(德語:Klaus Hasselmann,1931年10月25日),德國海洋學家氣候建模師[2][3]。知名研究成果為展現氣候變異的「哈塞爾曼模型」[2][3],該系統擁有長期相依性英語long range dependence(海洋),整合了隨機強迫,從而將白噪聲訊號轉換為紅噪聲訊號,以此解釋(無需特殊假設)氣候中無處不在的紅噪聲訊號。2021年,哈塞爾曼與真鍋淑郎一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對「建構物理形式的地球氣候模型,量化可變性並確切地預測全球暖化」所做的突破性貢獻[4]

Quick Facts 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 出生 ...
Close

生平

哈塞爾曼生於威瑪共和國時期的漢堡[1],父親埃爾溫·哈塞爾曼德語Erwin Hasselmann是經濟學家、記者兼出版商,1920年代活躍於德國社會民主黨。1934年中旬,希特拉掌權納粹德國,哈塞爾曼舉家搬到英國,逃離納粹對社會民主黨人的鎮壓,當時哈塞爾曼兩歲。一家人住在倫敦北部的韋林花園市,父親做起了記者。雖然哈塞爾曼一家不是猶太人,但在貴格會的幫助下抵達英國,之後住在多為猶太裔德國移民的社區[5]。克勞斯·哈塞爾曼就讀於韋林花園市小學與文法學校(Elementary and Grammar School),1949年通過A-level考試獲得劍橋高中證書。哈塞爾曼在英國過得開心,而英語也成了他的第一語言[5]。1948年,一家人回到漢堡,克勞斯則留在英國完成A-level課程。1949年8月,將滿18歲的哈塞爾曼隨父母回到西德,完成高等教育。1949年至1950年參加機械工程實踐課程後,他於1950 年進入漢堡大學學習物理和數學[6][7][8]

1955年,哈塞爾曼獲漢堡大學物理學與數學文憑,1957年在哥廷根大學馬克斯·普朗克流體動力學研究所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64年至1975年擔任漢堡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兼理論地球物理學全職教授[1]

1975年2月至1999年12月,任漢堡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創始所長[1]。1988年1月至1999年11月,任德國氣候計算中心英語German Climate Computing Centre科學主任[1]。現任歐洲氣候討論區英語European Climate Forum副主席。

哈塞爾曼論文課題包括氣候動力、隨機過程海浪遙感綜合評估英語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ling研究。

通過一連串研究海浪非線性互動的論文,哈塞爾曼在海洋學建立了一定的聲譽。他在論文中將費曼圖形式主義應用於經典隨機波場[9]。後來,他發現等離子體物理學家正把類似的技術應用於等離子體波英語Waves in plasmas,重新發現了魯道夫·佩爾斯一些通過非線性聲子相互作用解釋固體中的熱量擴散的結果。這個發現讓他重新審視等離子體物理學領域,重燃早前對量子場論的興趣[10][11]

1971年,哈塞爾曼獲美國氣象學會斯沃卓普獎章(Sverdrup Medal),1997年獲皇家氣象學會西蒙斯紀念獎章(Symons Memorial Medal),2002年4月獲歐洲氣象物理學會英語European Geophysical Society威廉·皮耶克尼斯獎章,2009年獲BBVA基金會知識前沿獎英語BBVA Foundation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氣候變遷獎[1]

克勞斯·哈塞爾曼與妻子蘇珊娜於1957年結婚,兩人是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英語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的同事,育有三個孩子[6]

著作

完整列表參見「Interview mit Klaus Hasselmann」, 59, 2006.[11]哈塞爾曼在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網站的履歷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