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迪·韋恩·謝克曼(英語:Randy Wayne Schekman,1948年12月30日),美國細胞生物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5]曾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主編[6][7][8]。2011年,他被宣佈為《eLife》的編輯,《eLife》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以及惠康基金會於2012年發佈的新的高調的開放獲取期刊[9]。1992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0]。2002年與詹姆斯·羅思曼因對細胞膜傳輸的研究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2013年謝克曼與詹姆斯·羅思曼托馬斯·聚德霍夫因為在細胞膜囊泡運輸方面有開創性的發現[11][12]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早年

謝克曼出生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是福特車推銷員薩姆·謝克曼和老師南希的孩子。他於1971年在洛杉磯加州大學獲得分子科學學士學位。期間他作為交換生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度過了第三學年。[13][14]1975年他因為對DNA複製的研究在史丹福大學獲博士學位。[15]。1984年他被提升任副教授,並且1994年升任教授。

研究

謝克曼自1991年以來一直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16]柏克萊加州大學謝克曼實驗室進行了真核細胞中關於膜組件和囊泡運輸過程的分子描述的實驗。[17]在此之前,他是該校現在已經解散的生物化學系的一名教師。

謝克曼的研究主要是基於酵母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做博士後研究時,導師本來研究的是哺乳動物細胞膜,但謝克曼考慮到酵母菌更易培植,便轉而研究酵母。酵母菌與人類細胞差別較大,他的研究資助申請最初被駁回,但他堅持下來並獲得成功。[18]

對三大期刊「宣戰」

2013年12月9日,謝克曼投書英國《衛報》,批評學界三大權威期刊——《自然》、《細胞》、《科學》的浮華作風「正在摧毀科學」,並宣佈自己的實驗室將「永不投稿」至上述期刊。[19]

相關主張已有中文採訪可考。

開放獲取科學

2013年12月,謝克曼呼籲學術期刊出版改革英語Academic journal publishing reform開放獲取科學出版物,宣佈他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實驗室不再投稿給著名的封閉式訪問的期刊《自然》、《細胞》、《科學》,理由是它們對科學的自私的和有害的影響[20]。他批評這些期刊人為地限制了接受的出版物數量,以推動需求[20]。此外,謝克曼表示,這些期刊接受那些將要經常被引用的論文,以增加期刊的威望,而不是接受那些展示重要結果的論文[20]。謝克曼曾表示,在這些雜誌上發表的威望和難度有時會導致科學家偷工減料或追求潮流,而不是對重要問題進行研究。謝克曼是《eLife》的現任編輯,《eLife》是一個開放獲取期刊和《自然》、《細胞》、《科學》的競爭者[20]。獲得接受的論文是免費的[20]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