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又稱燕州,古代漢地九州十二州)之一,原屬《禹貢》冀州地域,由所析置[1]

西漢時設置幽州刺史部,其後成為實際的行政區,即古幽州

起源

More information 《尚書·禹貢》九州, 《周禮·職方》九州 ...
《禹貢》九州、《職方》九州和西漢政區的關係
《尚書·禹貢》九州 《周禮·職方》九州 西漢政區
冀州 冀州 冀州
幽州 幽州
并州 并州
雍州 雍州[2] 朔方[註 1]
涼州[註 2]
司隸[註 3]
梁州 益州[6][7][8][9]
兗州 兗州 兗州
青州 青州[2] 青州
徐州 徐州
揚州 揚州 揚州
交趾[註 4]
荊州 荊州 荊州
豫州 豫州 豫州
Close

先秦以來

幽州的中心是薊城(今北京城區西南,即薊縣)。上古稱為「薊」,薊國的國都;春秋中期,燕國滅薊國,遷都於此,改名為「燕京」。《周禮·職方》記載,「東北曰幽州」,今天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部、遼寧省全境地域。其南面是面積縮小的冀州(河北省南部),西面是并州山西省),北面和東面則是接壤外族地區如匈奴、夫餘和朝鮮。

漢朝西晉期間於幽州地域設有幽州刺史部,以春秋戰國的燕國國都薊縣(今北京市範圍)為治所。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幽州的名稱、治所、範圍時有變化(隋煬帝時叫涿郡、唐天寶年間叫范陽郡),但位置基本不變。唐朝時,幽州土貢:綾、綿、絹、角弓、人、栗。戶六萬七千二百四十三,口三十七萬一千三百一十二。下領九縣:薊縣幽都縣廣平縣潞縣武清縣永清縣安次縣良鄉縣昌平縣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裏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

後晉的建立者沙陀石敬瑭為了打敗後唐,把燕雲十六州讓給契丹。後來宋太宗率軍北伐時,它的名字仍叫「幽州」。遼朝會同元年起在幽州建立了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後又改號燕京。 幽州這一名稱不再被使用。

此後朝代更替,它陸續又叫過「中都大興府」(金朝)、「大都路(即元大都或汗八里)」(元朝)、「北平府」(明初)、「北京順天府」(明朝清朝)、「京兆地方」(中華民國初年)、「北平市」(中華民國)、「北京市」(中華人民共和國)。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