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3梵語Tiṣya Buddha巴利語Tissa Buddha),名號「Tiṣya」爲星宿名,也譯作底沙提沙帝須帝沙底砂等,可表示「圓滿」、「明」[1];是佛陀名號,此名號既有過去古佛同名者,也有賢劫未來佛同名者。

分述

上座部二十五佛

Thumb
緬甸仰光的二十八佛像

在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中,列出過去二十五佛原始七佛往前的佛陀爲弗沙佛提舍佛等。

在《佛種姓經》中,提舍佛的出生地是太平王城(巴利語Khema-nāgara),父王是闍那珊都(Janasando),母后是蓮花(Paduma),出家後在頞珊那(assana)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大乘認為的過去佛

提舍佛爲過去佛,在多部經典中有記載。

大悲經》中記載,提舍佛和弗沙佛同爲原始七佛之前的古佛,釋迦牟尼佛因地修行時曾以赤旃檀末塗散彼佛[2]。《華嚴經·昇須彌頂品》中也提到提舍佛和弗沙佛是位於毗婆 尸佛之前的古佛[3]

漢傳佛教有觀點認為帝沙星(提舍星)即弗沙星(Puṣya),提舍佛也就是弗沙佛的異名。故弗沙佛世時發生的「釋迦菩薩七日七夜偈讚佛」之事亦即在提舍佛世之時。[1]但若如此,《大悲經》中記載「七日七夜目不暫瞬,以無量偈贊彼世尊」爲弗沙佛,此前也就不必別立帝沙佛[2][4]

大乘認為的未來佛

華嚴經》中提到,賢劫千佛中,彌勒菩薩下生成佛後的第六尊、第七尊爲提舍如來、弗沙如來[5]

同名異音

舍(梵語:tiṣya)與舍(梵語:deśa)詞源不同、讀音不同、意義不同,祗因中古漢語莊組三等不可配麻韻(更不可配戈韻),不得不借用章組三等字「舍」音譯「ṣya」這個音,使兩詞均使用「茅舍」的「舍」音譯第二音節;而翻譯這些詞彙的古人在音譯時避免多音字的意識不重,造成「tiṣya」被音譯爲「舍」而非「底舍」。梵漢對音中陰平字「」和陰上字「底」(均屬全淸)用於轉譯梵語淸音「te」或「ti/tī」,讀如北方話「提防」的「」;陽平(全濁)字「」用於轉譯梵語濁音「de」、「di/dī」、「dhe」或「dhi/dhī」,讀如北方話「提拔」的「」。

  • 本條目所述舍佛的名號與「舍」不相關;
  • 優波提舍梵文𑖄𑖢𑖟𑖸𑖫)中的「-提舍」、缽喇底提舍那(梵語:prati-deśana)中的「提舍那」與條目提舍所述「舍」雖在梵語漢語中均同音但意義不同(前兩者屬音素但不構成語素),與本條目卽不相關也不同音。

註釋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