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

古代国家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11]上古漢語擬音(鄭張尚芳):/*ŋod *kje/。又譯禺氏禺知、月支、苑支)為前7世紀至公元1世紀一個民族名稱。始見於先秦史籍,早期以游牧為生,玉器貿易,住在今西部和新疆部一的干草原地,常與匈奴發生衝突,後來公元前172年被匈奴攻擊,一分為二:西遷至伊犁的,被稱為大月氏;居留於中國甘肅青海西北麓一帶的,被稱為小月氏。這時,月氏開始發展,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由大月氏西遷開始引複雜多米多骨牌效,在接下來幾個中不向周圍輻射,並對亞洲大部分地生影[12]

Quick facts: 月氏, 總人口, 分佈地區, 中國西部地區, 中亞...
月氏
Noin-Ula_nobleman_and_priest_over_fire_altar.jpg
諾彥烏拉墓地出土的刺地毯上的圖畫當為月氏人(公元前1世-公元1世[1][2][3][4][5][6][7]
Yuezhi_migrations.svg
月氏人途徙,自176 BC至30 AD
總人口
《史·大宛列》:控弦者可一二十[8]:234;《前漢書·西域上》「戶,口四十兵十人。
分佈地區
西部地(公元前2世之前)[8]:234
(公元前2世-公元1世
印度北部(1-4世
語言
巴克特里亞語[9]:72(公元1世紀於巴克特里
宗教信仰
佛教
耆那教[10]
薩滿
祆教
摩尼教
Close

大月氏取代了原先的土著,後來烏孫出伊犁河谷,向南輾轉經過粟特,在巴克特里定居。因此大月氏常被識別為歐洲古典文中提及的曾攻克-巴克特里的民族,如Tókharioi(希臘語Τοχάριοι;梵Tukhāra)和Asii/Asioi。大月氏位處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貿易,慢慢變得強大。在公元前1世,巴克特里大的5支大月氏部落之一——始征服近的部落民族。霜帝在3世繁盛,其土北起塔里木盆地,南至印度河平原弗邑霜在絲綢之路貿易及佛教入中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小月氏後來遷徙到青藏高原邊緣,一部分人定居在青海被同化古羌人,且參與了反抗東漢統治的州之(西元184–221)。另一支小月氏據說在塔里木盆地部的昆吾(今哈密)建立了城邦。第四支小月氏可能成山西人的一部分,並參與了319年後趙的建立(有爭議)。

認為,月氏人是歐語民族[13][14]然部分們與塔里木盆地滅絕文化的文物,如塔里木干記錄吐火羅語言的文本等相系起,但任何這種聯系的證據都仍是接的[15]:283–284

Template:Sidebar 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