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州隋朝北宋年間設置的治所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區。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改沅州置嵩州,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縣(今湖南省常德市)。唐朝時,朗州曾改名為武陵郡。下轄武陵縣(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龍陽縣(今湖南省漢壽縣[1]。轄境相當今湖南省常德、桃源漢壽沅江等市縣地。瀕洞庭湖,唐興修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周行逢割據湖南,曾以此為根據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州為鼎州[2]

朗州刺史
  • 房崱(武德年間)
  • 程知節(637年)
  • 劉弘基(637年)
  • 夏侯絢(639年—648年)
  • 元仁師(646年)
  • 任懷玉(651年)
  • 張臣合(656年—663年)
  • 鄧弘慶(龍朔年間)
  • 騫基(唐高宗時)
  • 胡處立(684年)
  • 蘇瓌(武周時)
  • 李朴(武周時)
  • 敬暉(706年)
  • 鄭某(唐中宗時)
  • 李適之(開元年間)
  • 李璡(739年)
  • 田某(天寶年間)
  • 李鷾(至德年間)
  • 第五琦(762年—763年)
  • 王翃(大曆初年)
  • 韋夏卿(770年)
  • 胡叔清(772年)
  • 李國清(775年—777年)
  • 崔益(大曆、建中年間)
  • 崔何(貞元年間)
  • 韋凜(貞元年間)
  • 宇文宿(807年)
  • 徐縝(811年—812年)
  • 竇常(812年—815年)
  • 韋辭(815年—817年)
  • 韋乾度(817年)
  • 李翱(820年—821年)
  • 溫造(821年—823年)
  • 裴偃(大和年間)
  • 韓述(大和年間)
  • 崔某(832年—834年)
  • 劉端夫(835年)
  • 郭仲武(開成、會昌年間)
  • 唐伸(會昌年間)
  • 劉濛(大中初年)
  • 李訥(855年—856年)
  • 薛廷望(咸通初年)
  • 謇宗儒(870年)
  • 元虛受(咸通年間)
  • 張某(咸通、乾符年間)
  • 鄭洿(乾符年間)
  • 段彥謨(880年)
  • 崔翥(881年)
  • 雷滿(881年—901年)
  • 雷彥威(901年—904年)
  • 雷彥恭(904年—907年)
  • 裴喻
  • 李眾甫[3]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