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煥(1912年10月24日—1986年5月19日),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葉河鄉大山崗村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將領,中將軍銜。

Quick Facts 李天煥, 中國人民解放軍首任第二炮兵部隊政治委員 ...
李天煥
Thumb
中國人民解放軍首任第二炮兵部隊政治委員
任期
1966年7月 - 1968年3月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2年10月24日
 中華民國湖北省黃安縣
逝世1986年5月19日(1986歲—05—19)(73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軍銜中將
配偶林熙
代表作
    • 《氣壯山河》
勳章獎章
軍銜記錄
Close

生平

早年經歷

李天煥9歲入私塾讀書。1928年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曾任大山崗村蘇維埃委員兼團支部書記、桃花區蘇維埃政府委員兼少共區委書記、桃東襲擊隊隊長、少共黃安縣委委員兼區委書記。1930年冬,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任紅四軍第十二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1932年,任第十一師政治部秘書長、組織科科長,第十一師第三十三團政治處主任、黨總支委員,隨方面軍主力西進川陝蘇區[2]

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擴編,李天煥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秘書長、第九十師政治部主任[3]。1934年,任紅三十軍政治部主任、中共川陝省委委員。參加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儀南戰役營渠戰役宣達戰役、反「六路圍攻」作戰等。1935年,跟隨紅四方面軍長征,1936年到達陝北。隨後參加了紅軍西路軍西征,西路軍全軍覆沒中得以倖存,輾轉經過游擊戰到達新疆,並於1937年秋返回延安[4]

抗日戰爭與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

1938年,李天煥被派往河北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部隊組織敵後游擊戰,任八路軍冀中軍區第十支隊(第四軍分區)政治部主任[5]。1940年秋,任晉察冀軍區第五軍分區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加百團大戰。1941年,任晉察冀邊區政府公安局局長,參加反掃蕩作戰。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7月任冀察軍區政治部主任[6]

1945年10月,李天煥任晉察冀軍區冀察縱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察哈爾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46年7月起,任冀察軍區副政治委員、中共察哈爾省委副書記等。1948年1月起,任中共冀中區委聯絡部部長、冀中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率部參加正太戰役清滄戰役保北戰役等。同年8月,任華北軍區第三兵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48年9月,組織指揮了察綏戰役,進軍綏遠,攻佔集寧包頭等地[7]。11月,率部參加平津戰役,在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和地方部隊的配合下攻佔張家口,殲滅國軍第十一兵團。1949年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兵團政治部主任,參與太原戰役[8]。此後擔任兵團政治委員,駐防華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天煥轉任解放軍公安部隊副政委和副司令,隨後即在公安部隊長期任職[9]。1955年起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副政委,同年獲授公安軍中將軍銜、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0]。1957年公安軍撤消後任總參警備部部長,1959年在第二屆人大上被任命為公安部副部長。1961年,又出任武警部隊第二政委。參與籌建公安部隊,組織部隊警衛國家領導機關全,警備重要城市,守衛國家重要廠礦、倉庫、通信樞紐、廣播電台、民航機場等重要設施,守護鐵路重要橋樑、隧道,看押罪犯,維護社會治安[11]。1966年7月,擔任第二炮兵首任政治委員[12]。1968年3月離職,並遭到迫害、衝擊。1984年,李天煥正式離休,兩年後在北京去世。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