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立武(1903年1月26日—1991年2月26日),中華民國教育家、政治學家、政治家、外交家、社會活動家。於安徽省滁州出生,籍貫浙江省杭州。一生歷任教育、文化、外交、社團等各方要職,晚年仍積極不懈地從事國民外交、保障人權和救助難民等工作。
杭立武 |
---|
 |
|
中華民國政治人士 |
---|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
出生 | 1903年1月26日
大清安徽省滁州 |
---|
逝世 | 1991年2月26日(1991歲—02—26)(88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 |
---|
籍貫 | 浙江省杭州 |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
配偶 | 陳月梅[1] |
---|
|
|
-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名譽研究員
(1925年-1929年)
- 考試院編纂考選委員會編纂室副主任
(1929年-1930年)
- 國立中央大學政治系主任
(1930年)
- 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
(1930年)
- 中英庚款董事會總幹事
(1931年3月-1944年)
- 中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
(1932年9月1日-1953年)
- 中國政治學會總幹事
(1932年9月1日-1953年)
- 中英文化協會總幹事
- 國民參政會(第一屆)參政員
(1938年6月-)
- 國民參政會(第二屆)參政員
- 國民參政會(第三屆)參政員
- 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幹事
(1939年9月-)
- 考試院法規委員會委員
(1942年4月-)
- 教育部常務次長
(1944年12月-1945年)
- 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董事
(1944年12月-)
- 教育部清理戰事文物損失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5年8月-)
- 教育部政務次長
(1946年10月16日-1948年12月30日)
- 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常務理事
- 中國國民外交協會常務理事
- 故宮博物院理事會理事
- 教育部中美文化資料供應委員會主任委員
- 中央設計局設計委員
- 中英文化協會秘書長
- 中緬文化協會秘書長
- 世界學生服務社中國分社常務委員
- 美國聯合援華總會副主席
- 全國私立中等學校救濟委員會主席
-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
(1947年5月-1949年4月)
- 國民大會(第一屆)代表
(1948年-1991年2月16日)
- 教育部政務次長
(1948年6月12日-1948年12月30日)
- 教育部部長
(1949年3月21日-1950年3月10日)
-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49年3月21日-1950年3月10日)
- 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主任委員
(1949年8月-1956年6月)
- 臺灣行政專科學校創辦人
(1949年)
- 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理事
(1950年-)
- 協助流亡中國知識分子協會臺灣分會董事會主席
(1952年-1956年)
- 基督教大學籌備處主任
(1953年6月-1955年11月)
- 東海大學董事會董事長
(1953年11月-)
- 自行購買台北士林區土地1塊
1956年7月
- 駐泰國大使館大使
(1956年8月31日-1962年2月28日)
- 駐寮國大使館大使
(1962年2月28日-1962年9月)
- 駐菲律賓大使館大使
(1964年3月31日-1968年7月30日)
- 中華學術院哲士
(1966年1月-)
- 駐希臘大使館大使
(1968年7月30日-1972年8月)
-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董事長
(1972年8月-1975年1月)
-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主任
(1972年8月-1975年1月)
- 中國政治學會理事長
(1972年8月-1980年)
- 亞洲人民反共聯盟秘書處秘書長
(1976年3月-)
- 世界人民反共聯盟中國分會副理事長
(1976年3月-)
- 中國人權協會理事長
(1979年2月-)
- 中國政治學會名譽理事長
(1981年-)
- 中英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1979年-)
- 中泰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1979年-)
- 人生哲學研究會理事長
- 留英同學會會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