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州中國古代的,在今山東省河南省河北省境。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鄄城縣(今山東鄄城縣北舊城)。大業初年,廢。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復置。下領五縣:鄄城縣濮陽縣范縣雷澤縣臨濮縣,轄境相當今山東省鄄城及河南省范縣濮陽市南部地。天寶初年,全國州改郡,改為濮陽郡乾元初年,全國郡改州,復為濮州。

北宋時,屬京東西路崇寧時,戶三萬一千七百四十七,口五萬二千六百八十一。貢絹。下領四縣:鄄城縣、雷澤縣、臨濮縣、范縣。元朝時,初隸東平路,後割大名路館陶縣朝城縣恩州臨清縣開州觀城縣來屬。至元五年,析隸省部。戶一萬七千三百一十六,口六萬四千二百九十三。下領六縣:鄄城縣、朝城縣、館陶縣、臨清縣、觀城縣、范縣。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以州治鄄城縣省入,屬東昌府。故城在東,景泰二年(1451年)移治王村(今河南范縣西南濮城鎮)下領三縣:范縣、觀城縣、朝城縣。其間轄境屢有伸縮。清朝時,不轄縣。雍正七年(1730年),濮州升為濮州直隸州,領范縣、觀城縣、朝城縣,屬濟東泰武臨道。十三年(1735年),濮州直隸州降為散州,屬曹州府,考語:繁,疲,難辛亥革命後,全國廢府州廳改縣,1913年改為濮縣

More information 唐朝濮州轄縣 ...
唐朝濮州轄縣
619年 鄄城縣[1]雷澤縣濮陽縣
621年 鄄城縣雷澤縣濮陽縣(新設廩城縣[2]臨濮縣[3]昆吾縣[4]永定縣[5]安丘縣[6]長城縣[7]
622年 鄄城縣雷澤縣濮陽縣廩城縣臨濮縣昆吾縣永定縣(廢除安丘縣長城縣
625年 鄄城縣雷澤縣濮陽縣臨濮縣(廢除廩城縣昆吾縣永定縣
634年 鄄城縣雷澤縣濮陽縣臨濮縣范縣來屬)
Close
唐朝濮州刺史
  • 杜才幹(620年)
  • 龐相壽(629年)
  • 李靖(637年)
  • 薛萬述(643年—645年)
  • 盧朗閏(貞觀年間)
  • 唐敏(唐高宗時)
  • 劉行敏(唐高宗時)
  • 李德穎(唐高宗時)
  • 郭敬宗(唐高宗末年)
  • 李誼(垂拱年間)
  • 康希銑(武周時)
  • 李重福(705年,遙領)
  • 楊令深(開元初年)
  • 張洽(714年—715年)
  • 李禕(715年—716年)
  • 侯莫陳渙(718年)
  • 李粲(開元年間)
  • 李弁(729年)
  • 陳忠(730年之前)
  • 嚴挺之(730年)
  • 趙冬曦(735年)
  • 盧成務(開元年間)
  • 薛鄭賓(開元年間)
  • 李全璋(開元年間)
  • 黨敬元
  • 劉穎考
  • 濮陽郡太守
  • 李忠臣(759年)
  • 孟鑒(776年之前)
  • 李靈曜(776年,未任)
  • 衛季良(大曆末年—建中初年)
  • 高彥昭(781年)
  • 劉昌(784年)
  • 楊頊(788年)
  • 李惟誠(貞元年間)
  • 高沐(元和年間)
  • 柏元封(元和末年)
  • 奚敬則(833年)
  • 薛從(大和年間)
  • 郭㻌(開成年間)
  • 梁叔明(會昌初年)
  • 令狐梅(846年—847年)
  • 崔銖(大中年間)
  • 劉略(大中、咸通年間)
  • 曹翔(咸通年間)
  • 徐宮(咸通年間)
  • 支謨(咸通末年)
  • 韋浦(876年)
  • 蘇祐(880年,未任)
  • 朱瑄(881年—882年)
  • 朱裕(886年—887年)
  • 邵儒(892年)
  • 高彥弘(895年前)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