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肚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肚臍(navel)或臍(umbilicus)、臍部,俗稱肚臍眼,中醫稱之為「神闕」,是胎盤動物胎兒出生後,與母體相連的臍帶離斷而在腹部形成的瘢痕,也是出生前臍帶在胎兒腹壁上的附着處。肚臍位於腹部大約中央部,是解剖學的一個標誌性表面結構[1]。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10月1日) |
人類肚臍一般在第三、四腰椎間隙高度[2],位於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線上,直徑約為1.0至2.0公分[3][4]。它通常可以是一個小凹陷或是一個小突出[5][6]。肚臍下面的腹部肌肉形成一個凹陷。肚臍的細小通常帶來一定的組織弱化(structural weakness)並使它易受臍疝氣的影響。
文化
暴露肚臍曾經是西方社會以及中國的禁忌,因為肚臍的凹陷被認為有一種色情的視覺效應。與之相反的是,印度婦女的傳統服飾莎麗則將肚臍暴露無遺。
圖集
-
T形肚臍
-
棗核形肚臍
-
圓形肚臍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