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太宗 | |||||||||||||||||
---|---|---|---|---|---|---|---|---|---|---|---|---|---|---|---|---|---|
統治 | 1123年9月27日—1135年2月9日 | ||||||||||||||||
出生 | 1075年11月25日[1] | ||||||||||||||||
逝世 | 1135年2月9日 | (59歲)||||||||||||||||
安葬 | |||||||||||||||||
| |||||||||||||||||
政權 | 金朝 |
金太宗完顏晟(1075年11月25日-1135年2月9日),金朝第二位皇帝(1123年9月27日—1135年2月9日在位)。女真名吳乞買,金太祖之弟,身材魁梧,力大無比,能親手搏熊刺虎。在位12年,終年61歲。先後滅遼朝及北宋。
生平
完顏吳乞買出生於1075年11月25日。天會三年二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遼天祚帝在應州被金朝將領完顏婁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被降為海濱王,遼朝滅亡。
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發動宋金戰爭,令諳班勃極烈完顏斜也為都元帥,統領金軍,兵分東、西兩路,逼進北宋首都汴京,由於李綱頑強抵抗,金兵一時不能得逞,雙方訂「城下之盟」。天會四年(1126年)八月,經過半年的休整,金太宗再次命宗望、宗翰兩路軍大舉南侵,汴京再度被包圍,破郭京「六甲法」,汴京城陷,宋欽宗投降[2]。天會五年二月初六(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貶為庶人,俘虜二帝北上,並攜帶掠奪來的大量財寶和皇室大臣宮女等15000人,北宋滅亡。天會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四日,吳乞買封宋徽宗為昏德公,宋欽宗為重昏侯,移遷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城北舊古城)。
他在位時期創建了各種典章制度,奠定金代經國規模,晚年改變兄終弟及的舊制,立太祖孫完顏亶(金熙宗)為繼承人。
天會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1135年2月9日),太宗病死於明德宮,終年六十一歲。遺體葬和陵。其後代全被海陵王完顏亮所殺,海陵王遷都後,改葬於大房山,稱金恭陵。
家庭
妻妾
- 欽仁皇后唐括氏
子女
評價
軼聞
傳說金太宗長相與宋太祖的畫像神似,民間相傳宋太宗當年殺太祖奪位,甚至還說金太宗是宋太祖投胎,要滅了宋太宗一家來報仇。而宋高宗為了統治的正統性,以及自己唯一的兒子已經早逝[5]。寧可把帝位傳回宋太祖一脈,於是以太祖後代趙昚(太祖四子秦王趙德芳後裔)為養子,禪以帝位,是為宋孝宗。
注釋
- ^ 根據《金史》記載,金太宗完顏晟生於遼道宗大康元年,而金太宗完顏晟登基稱帝後,他的生日「天清節」是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日,大康元年農曆十月十五日,用萬年曆換算為公曆則是1075年11月25日。
- ^ 《大金吊伐錄》卷三記載「臣桓言:伏以今月二十五日大兵登城,出郊謝罪者,長驅萬里,遠勤問罪之師,全庇一宗,仰戴隆寬之德,感深念咎,俯極危衷,臣誠惶誠懼,頓首頓首。猥以眇躬,奉承大統,懵不更事,濟以學非,昧於知人,動成過舉,重煩元帥來攻陋邦,三里之城已失藩維之守,九廟之祀當成煨爐之餘,不圖深仁,曲假殘息。茲蓋伏遇伯大金皇帝乾坤之德甚溥,日月之照無私,不怒之威既追蹤於湯、武,好生之德且儷美於唐、虞,弗念一夫之辜,特全萬人之命,宇宙載肅,宗社獲安。文軌既同,永托保存之惠;雲天在望,徒深嚮往之誠。無任瞻天望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稱謝以聞。臣桓誠惶誠懼,頓首頓首。謹言。」
- ^ 3.0 3.1 《松漠紀聞》:「長子曰宗磐,為宋王、太傅,領尚書省事,與滕王、虞王皆為悟室所誅。次曰賢,為沂王,燕京留守。次曰滕王、虞王。」
- ^ 《金史·太宗本紀》
- ^ 《宋史‧孝宗本紀一》
參考文獻
- 《金史·列傳第十四》
前任: 兄太祖完顏阿骨打 |
中國金代皇帝 1123-1135 |
繼任: 姪孫熙宗完顏亶 |
|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