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
中國湖南省省會,地級市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長沙市(湘語長沙話:[t͡sã˩˧ sɔ˧ sɿ˨˩];普通話:Chángshā sh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省會,簡稱長,別稱星城,古名潭州,素有「屈賈之鄉」[2]、「瀟湘洙泗」之譽[3]。長沙位於湘東北的湘江下游,為中國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及中國特大城市之一[4]、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5]、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與周邊株洲、湘潭共同構成長株潭城市群。市區通用湘語長沙話,下轄縣市亦使用寧鄉話、贛語瀏陽話等[6]。
長沙市 長 | |
---|---|
地級市 | |
綽號:星城、屈賈之鄉、山水洲城、瀟湘洙泗 | |
坐標:28°11′46″N 112°58′20″E | |
國家 | ![]() |
省 | 湖南省 |
政府駐地 | 岳麓區岳麓大道218號 |
下級行政區 | 6市轄區1縣2縣級市 |
政府 | |
• 市委書記 | 吳桂英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鄭建新 |
面積 | |
• 地級市 | 11,820 平方公里(4,560 平方英里) |
• 市區 | 2,150 平方公里(830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省內第10位(佔全湖南省5.58%) |
• 建成區(2019) | 483.80 平方公里(186.80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 | |
• 地級市 | 1,004.79萬人 |
• 排名 | 全省第1位(佔全湖南省15.12%) |
• 密度 | 850人/平方公里(2,200人/平方英里) |
• 市區(2020) | 598.07萬人 |
• 市區密度 | 2,781人/平方公里(7,200人/平方英里) |
• 城鎮(2019) | 667.87萬人 |
語言 | |
• 官方語言 | 普通話 |
• 母語(方言) | 湘語-長益片-長株潭小片-長沙話、寧鄉話 贛語-宜瀏片-宜春小片-瀏陽話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08:00) |
郵政編碼 | 410000 |
電話區號 | 731 |
車輛號牌 | 湘A |
氣候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 年均溫 | 18.6 ℃ |
• 年降水 | 1,352.4毫米 |
• 年日照 | 1,560.8小時 |
行政區劃代碼 | 430100 |
舊稱 | 潭州、臨湘 |
城市精神 | 心憂天下,敢為人先 |
(2020) | ¥12142.52億(全省第1位 內地第15位 (2020)) 1,892.05億美元(匯率) 2902.13億國際元(平價) |
• 人均 | ¥120,846(全省第1位 內地第11位(2019)) 18,845美元(匯率) 34,569國際元(平價) |
HDI(2016) | 0.814 極高 [1] |
網站 | Changsha.gov.cn |
市象征 | |
花 | 杜鵑花 |
樹 | 香樟 |
長沙市 | |||||||||||||||||||||||||||||||||||||||
![]() | |||||||||||||||||||||||||||||||||||||||
漢語名稱 | |||||||||||||||||||||||||||||||||||||||
---|---|---|---|---|---|---|---|---|---|---|---|---|---|---|---|---|---|---|---|---|---|---|---|---|---|---|---|---|---|---|---|---|---|---|---|---|---|---|---|
長沙 | |||||||||||||||||||||||||||||||||||||||
簡化字 | 长沙 | ||||||||||||||||||||||||||||||||||||||
郵政式拼音 | Changsha | ||||||||||||||||||||||||||||||||||||||
| |||||||||||||||||||||||||||||||||||||||
越南語名稱 | |||||||||||||||||||||||||||||||||||||||
越南語 | Trường Sa | ||||||||||||||||||||||||||||||||||||||
名稱 | |||||||||||||||||||||||||||||||||||||||
諺文 | 장사 |
長沙有兩千多年的原址城建史[7],「長沙」一名最早見於先秦時代的《逸周書》[8]。秦代始設長沙郡,西漢建立長沙國,所存馬王堆漢墓舉世聞名。唐代長沙窯首創釉下彩瓷器,遠銷世界各國[9]。五代長沙為南楚國都。北宋岳麓書院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10],留有「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名聯。清末長沙為中國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一[11],近代則成為了中國一大維新與革命運動中心。維新派譚嗣同等人在此興辦時務學堂,中華民國開國元勛黃興在此創立華興會,毛澤東等人也在長沙求學和開展政治運動。抗日戰爭中長沙為大後方之一,承接沿海城市內遷,但其後「文夕大火」以及長沙會戰重創了長沙的經濟和城建[12]。
如今,長沙擁有以工程機械、新材料為主的產業鏈,被譽為「世界工程機械之都」[13][14],GDP增速為21世紀初中國主要城市之中最快[15],並擁有中國中部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湘江新區[16]。2020年代以來則致力於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引領中非經貿合作[17][18]。擁有3所985院校的長沙是超級雜交水稻、「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中國首台激光3D打印機的誕生地[19],中國首條國產磁浮鐵路線亦開通於此[20]。長沙的傳媒、出版產業亦頗為突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首個世界「媒體藝術之都」[21],湖南衛視在中國省級衛星電視頻道中影響力極高[22][23]。
以岳麓山、湘江和橘子洲為地理和文化符號,長沙又名「山水洲城」[24],亦因孕育了雅俗共賞的市井文化,被稱為中國「娛樂之都」[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