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城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猴城門map

阿猴城門,正名為阿猴城朝陽門,是指台灣屏東市阿猴城中唯一留下之城門遺址。位置為現屏東公園內,當前指定為屏東縣縣定古蹟。

Quick Facts 阿猴城門, 位置 ...
阿猴城門
朝陽門、阿猴城
Thumb
阿猴城門(朝陽門) Thumb
位置 臺灣屏東縣屏東市公園段三小段17地號
座標22.6762987°N 120.4919205°E / 22.6762987; 120.4919205
建成時間1836年(道光十六年)
公眾參觀開放時間:開放參觀中
官方名稱阿猴城門
類型登錄等級:縣定古蹟
詳細登錄資料
Close

沿革

Thumb
朝陽門門額

「阿猴城門」即是「屏東城門」之意,屏東古稱阿猴雅猴,昔為平埔原住民馬卡道族阿緱社址,1684年便有福建海澄縣民來此建立村落,正式開墾,後則設下鳳山縣置下淡水巡檢分署於此,並在隨後由村落發展為粗具親模的市街,成為下淡水地方的行政中心。[1] 其中在道光十六年(西元1836年),介於為防盜賊及當時激烈的閩粵械鬥原因,因此由當地士紳規劃統籌,召集百姓出資合力建造城壘,「阿猴城」便此落成,具有見證漢人移遷到屏東平原的歷史意義,原設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然而阿猴城在層級屬性上非屬縣廳城,因在鳳山縣志的「規制志」中並無此城之規模形式的記載,因此其餘有關本城的城門數、堡周長及城內外設施等相關史料記載,大多已不可考據。[2][3]

日治時期,因改變台灣傳統聚落型態之空間以供現代化建設,日人於屏東市進行市區改正計劃,阿猴城牆被總督府以拓寬道路為由陸續進行拆除,令現址只遺下東門朝陽門一座[4]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52年,屏東縣政府在中山公園內建立縣立體育場,因此而拆除阿猴城門一小段城牆,1960年代以後,屏東縣政府機關雖對朝陽門做了數次修繕維護,但夾存在於田徑場及網球場之間的空地,使得朝陽門的容體範圍不足,後在1984年內政部核定屏東市公所為負責管理維護機關後,於隔年指定為三級古蹟。

2006年恆春地震中,朝陽門西側拱腹與拱券間的結構出現錯移現象[5],後由文建會撥款予屏東縣政府進行損壞修復[6],近年則由屏東縣政府和屏東市公所管理,進行周邊整建工程。[7]

建築

朝陽門為紅磚結構、壁面為卵石亂石疊砌之、轉角部份則以烏心磚砌成的城門,門洞總共分成三段構造,城牆壁體用本地所產的玄武岩亂石堆砌,高約1丈9尺,周圍9丈5尺,其中花崗石製門額上書寫有「朝陽門」三字[8],証明該門是東城門,另外城臺上原先無雉堞,是於1960、1970年代才做為增建,並非城門原有的材料及構造。[9][10]


另外,朝陽門右側和左側分別寫有:「下淡水分縣沈長棻監造,督造生員陳珏、武生蕭登陽」、「總理陳瑞泰,董事張福順、張泉記、張寶成,道光丙申年季冬穀旦」,証明此作城門是清道光十六年(即1836年,歲次丙申)建造。[11][12]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