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叡(534年—569年),小名須拔,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弟趙郡王高琛之子[1]

生平

父親高琛因被伯父高歡責罰而杖斃。高叡出生三十日後便成為孤兒。高叡為人聰慧早熟,特別為高歡所喜愛,養於宮中,令游娘為他養母,待他如同其親生兒子。東魏興和年間,承襲父親爵位為南趙郡公[2]

高叡四歲時才與母親北魏華陽公主相認,十歲時母親逝世,他的哀傷感動身邊的人,高歡認為自己的兒子無一能及高叡之孝順[3]

550年,堂兄高洋受禪建立北齊時,高叡進封為趙郡王,食邑一千二百戶,遷為散騎常侍[4]

高叡身長七尺,容儀甚偉,閑時學習吏職,有知人之鑒。天保二年(551年),高叡出任定州刺史,加撫軍將軍、六州大都督,當時年僅十七歲。天保三年(552年),加儀同三司。天保六年(555年),高洋下詔高叡統領山東兵數萬監築長城[5]

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下詔高叡以本官都督滄、瀛、幽、安、平、東燕六州諸軍事、滄州刺史。天保八年,徵高叡赴鄴城,仍除北朔州刺史,都督北燕、北蔚、北恆三州,及庫推以西黃河以東長城諸鎮諸軍事。高叡整頓內政軍備,大為兵民所安,其中因高叡禱告而得之水泉至今仍名為「趙郡王泉」[6]

高叡為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及武成帝高湛信任,歷任要職,官至太尉。但是因為高叡長期執掌朝政、聲譽名望日增,後來高湛亦漸漸因妒忌而疏遠他[7]。武成帝駕崩後,高叡與馮翊王高潤、安德王高延宗元文遙等於天統五年(569年)上奏後主高緯太后,要求將佞臣和士開調任外職。胡太后不悅,暗中使劉桃枝於雀離佛院殺死高叡,死時只三十六歲。大霧三日,朝野皆為其冤感到可惜。期年後,後主下詔以王禮葬高叡,但是最終無贈諡號[8]

家庭

夫人

兒女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