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千紀: | 2千紀 |
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21世紀 |
年代: |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年份: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紀年: | 癸酉年(雞年);民國二十二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年;中華共和國元年;滿洲國大同二年;日本昭和八年;越南保大八年 |
1933年 |
社會 |
國家領導人 |
科技 |
天文 – 科技 – 鐵路 |
文化娛樂 |
電影 – 文學 – 音樂 – 遊戲 – 電視節目 ( 中國大陸電視劇 – 台灣電視劇 ) |
體育 |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桌球 |
區域 |
分類 |
大事記
1月
- 1月3日——日軍攻入中國山海關[1]:324。
- 1月5日——金門大橋開建。
- 1月15日——美國通告各國不承認滿州國[1]:325。
- 1月1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領導人毛澤東、朱德發表《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入華北,願在三個條件下與全國各軍隊共同抗日宣言》
- 1月30日——阿道夫·希特拉就任德國總理[1]:325,公開建立法西斯專政[2]:4315。
2月
3月
- 3月3日——清雲科技大學建校;恩斯特·台爾曼被捕;恆生銀號(即恆生銀行前身)於香港成立開業。
- 3月4日——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擔任美國總統,並着手推行新政。
- 3月20日——納粹德國在達豪設置第一個集中營。
- 3月23日——德國國會通過授權法案,讓阿道夫·希特拉和納粹黨可以通過任何法例,而不需要議會同意。
- 3月27日——日本樞密院通過退出國聯通告書,經日本天皇批准,由外相內田電達國聯秘書長,日本首相齋藤發表退出國聯聲明書[2]:4356。
- 3月31日——日本在長春設置駐「滿洲國」海軍部[2]:4359。
4月
- 4月5日——國民政府令行政、立法、監察院自4月6日起所有公私款項之收付及一切交易須一律改用銀幣,仍用銀兩者在法律上無效,凡本日以前原訂以銀兩收付者,應以規定銀七錢一分五厘折合銀幣一元為標準,概以銀幣收付,如發生爭執,各司法機關應將以銀兩收付之請求駁斥[2]:4362。
- 4月13日——香港九龍汽車(一九三三)有限公司(即現時九龍巴士(1933)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4月17日——日本駐華使館代辦中山訪晤美使詹森,提出能否由外國駐華武官安排中日停戰談判,並示意日軍可退至長城線,詹森即將此事電告美國國務院[2]:4371。
5月
- 5月8日——莫罕達斯·甘地開始21天禁食抗議英國佔據印度。
- 5月10日——納粹德國學生焚書。
- 5月26日——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佟麟閣在察哈爾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
- 5月31日——中國與日本簽訂《塘沽協定》[1]:324。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出生
- 1月2日——森村誠一,日本推理小說作家。
- 1月16日——蘇珊·桑塔格,美國作家。(2004年逝世)
- 1月25日——柯拉蓉·艾奎諾,菲律賓總統。(2009年逝世)
- 2月20日——高齊雲,中國哲學家。(2005年逝世)
- 2月21日——妮娜·西蒙,美國歌手、作曲家與鋼琴表演家。(2003年逝世)
- 3月6日——奧古斯都·奧登,意大利經濟學家(2013年逝世)
- 3月21日——夏舜霆,曾任英國副首相。
- 4月26日——阿諾·彭齊亞斯,美國無線電天文學家。
- 5月3日——詹姆士·布朗,美國靈魂樂歌手。(2006年逝世)
- 5月22日——陳景潤,數學家。(1996年逝世)
- 6月6日——李紹鴻,香港醫生,首任衛生署署長。(2014年逝世)
- 8月18日——羅曼·波蘭斯基,波蘭—美國電影導演。
- 9月5日——林文月,台灣女性散文作家。
- 10月2日——約翰·格登,英國發育生物學家。他主要以在細胞核移植與選殖方面的先驅性研究而知名,201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10月16日——大山羨代,日本演員、配音員、歌手。
- 11月4日——高錕,物理學家,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18年逝世)
- 11月12日——賈拉勒·塔拉巴尼,伊拉克總統。(2017年逝世)
- 12月1日——藤子·F·不二雄,日本漫畫家。(1996年逝世)
- 12月3日——桂詩勤,香港前路政署署長。(2018年或以前逝世)
- 12月23日——明仁天皇。
- 12月25日——潘文凱,前越南總理。(2018年逝世)
- 喬治·夏勒,美國動物學家。
逝世
- 1月5日——卡爾文·柯立芝,前美國總統(生於1872年)
- 4月22日——亨利·萊斯爵士,英國工程師,勞斯萊斯創辦人之一(生於1863年)
- 5月6日——李清雲,是一名中草藥專家、氣功大師和戰術顧問。他曾聲稱生於1734年,但也有帶有爭議性的紀錄稱他生於1677年
- 6月18日——楊杏佛,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總幹事(生於1893年)
- 6月20日——克拉拉·蔡特金,國際婦女運動領袖(生於1857年)
- 7月31日——清水紫琴,日本明治時代作家、記者、女權運動家(生於1868年)
- 9月8日——費薩爾一世,伊拉克國王(生於1885年)
- 9月21日——鄧中夏,中國共產黨工人運動領袖,中華全國總工會前主席,遭到處死(生於1894年)
- 10月16日——伊斯梅爾·蒙特斯,前玻利維亞總統、將領(生於1861年)
諾貝爾獎
- 物理——保羅·狄拉克和埃爾溫·薛定諤
- 化學——從缺
- 生理和醫學——托馬斯·亨特·摩爾根
- 文學——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
- 和平——諾曼·安吉爾
奧斯卡金像獎
(第6屆,1934年頒發)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亂世春秋》(Cavalcade)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弗蘭克·勞埃德(Frank Lloyd)《亂世春秋》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查爾斯·勞頓(Charles Laughton)《亨利八世的私生活》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嘉芙蓮·赫本(Katharine Hepburn)《驚才絕艷》
-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未設此項獎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未設此項獎
(其他獎項參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參考來源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
Cover photo is available under {{::mainImage.info.license.name || 'Unknown'}} license.
Cover photo is available under {{::mainImage.info.license.name || 'Unknown'}} license.
Credit:
(see original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