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是指1936年7月4日發生於朝鮮半島南部的地震。該次地震震央位於今韓國智異山國立公園(北緯35.2度,東經127.6度),震級為5.0至5.3級,震源深度約為10公里,最大烈度為5[1][3][5]

Quick Facts 日期, 發生時間 ...
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
Thumb
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
震央
震央
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 (大韓民國)
日期1936年7月4日
發生時間6時02分
震級M 5.0(NOAA[註 1]
MW 5.3[1]
震源深度10公里[2]
震央日本 日治朝鮮智異山
35.2°N 127.6°E / 35.2; 127.6[3][4]
類型具有相當大的走滑分量的逆衝斷層[1]
影響地區日本 日治朝鮮
最大烈度5,JMA[5]
傷亡9人死亡
Close

發震背景

朝鮮半島的地震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朝鮮地震歷史記錄在高麗王朝時期李氏朝鮮時期以後逐漸詳細和完整。根據日本學者的早期研究結果以及朝鮮學者的研究結果,從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中合計發現了1843次地震的記載[6]。20世紀,學者們通過對朝鮮半島的歷史地震活動進行研究,認為發生在朝鮮半島的破壞性地震的震央中生代構造活動期間形成的斷層以及朝鮮半島東北部較低的地震活動密切相關[7]。除了1936年至1938年受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的影響導致地震活動活躍外,20世紀朝鮮半島的地震能量釋放情況相當穩定[8]。21世紀初,基於之前的研究,韓國地震學家李基和(이기화)得出結論,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地震發生在中生代形成的斷層上,而這些斷層是受到歐亞板塊印度板塊邊界的喜馬拉雅山脈東南部以及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之間的日本琉球海溝傳來的應力的共同影響之下所形成的。因此,朝鮮半島的破壞性地震的震源機制有可能是具有相當大走滑分量的逆衝斷層[8]

1984年,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島崎邦彥教授在中國北京舉辦的大陸地震活動和地震預測國際研討會上,針對遠東地區的板內、板緣和板塊邊界等類型的地震進行了報告。在該報告的韓國地震部分中,島崎邦彥根據其他學者先前的研究,對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的震源機制得出了結論,該次地震被認為是具有相當大走滑分量的逆衝型地震[1]

震害情況

根據1940年的朝鮮中央氣象台匯報期刊,該次地震的最大日本氣象廳烈度階級為5[5]。這次地震不僅使得韓國部分地區有震感,日本中央氣象台設置在長崎縣對馬島嚴原的觀測點也觀測到了相當於烈度2的搖晃[9]

受地震影響,智異山發生了一場大型滑坡。同時,坐落於智異山的雙溪寺韓語쌍계사的天花板坍塌,寺廟周圍的石牆與之倒塌[10][11]。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記錄,1936年智異山雙溪寺地震共造成當地9人死亡,而受傷者人數不詳[3]

註釋

參考來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