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丁應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丁應泰(1553年—?),字元父,號衡岳,湖廣武昌左衛人,官籍,明朝政治人物。

快速預覽 丁應泰, 籍貫 ...

生平

萬曆八年,汪道昆主持文人結社,丁應泰與汪道昆等七人結成了白榆社,多有詩文唱和。[1]

萬曆元年(1573年)癸酉科湖廣鄉試第六十二名舉人,萬曆十一年會試第一百五十七名,登進士第三甲第五十九名[2][3][4]。都察院觀政,本年官休寧縣知縣,政績卓著。萬曆十七年(1589)任刑科給事中。次年丁憂。服滿,萬曆二十年復職,被彈劾,降為山西按察司照磨。萬曆二十二年(1594)改任登封知縣。二十五年升兵部主事。

萬曆朝鮮戰爭期間,丁應泰任贊畫軍務(參謀)。蔚山之戰後,他彈劾楊鎬李如梅等前線將領瞞報兵敗[5],並且稱內閣大學士張位沈一貫與楊鎬結黨欺君。[6][7]張位上書自辯,語忤明神宗,被勒令冠帶閒住。

後來朝鮮為楊鎬上奏辯解,丁應泰又上疏彈劾朝鮮與日本勾結,內容均為捕風捉影。朝鮮大為震恐,國王李昖閉閣待罪,派使臣李恆福等赴北京辯解。得知真相後,明神宗大怒,在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將丁應泰革職回籍[8]。三十三年京察為民。

Remove ads

評價

朝鮮史臣曰「憸人之爲禍於人國大矣。 其言順而有理, 恭而似忠, 故人莫不傾信之, 及其行事也, 拂於理, 悖於義, 終至於壞了國事而後已。 丁之初對賓筵, 首言島山敗衂之由, 次陳必滅此賊之意。 苟非識丁之肝肺者, 誰不是其言而信其計哉? 丁之上本, 旣有減糧撤兵之言, 則拯濟藩邦, 蕩滅此賊, 非丁之志也。 今乃飾辭騁舌, 欲瞞藩國之君臣, 而肝肺已露, 尙何可掩哉?」

家族

曾祖父丁隆,曾任指揮;祖父丁鉞,曾任署都指揮;父親丁奎,曾任指揮。母劉氏(封恭人)。慈侍下[9]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