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國之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國之歌》(錫伯語ᡞᠯᠠᠨ
ᡤᡠᠷᡠᠨ ᠊ᡳ
ᡠᠴᡠᠨ
穆麟德ilan gurun-i ucun)是錫伯族佚名詩人以《三國演義》部分章節為藍本改編而成的長篇敍事詩。

內容及形式

《三國之歌》主要可分為《蕎麥花開》、《沙棗花開》(趙雲救阿斗之歌)、《過五關曲》、《小喬弔唁周瑜》等長篇敍事詩,成書時間大概在錫伯族西遷之後一百年(1765年至1865年),作者無從考究[1]。其中《蕎麥花開》民間手抄版版本眾多,較為著名的有1938年貴玉軒的114、459行版抄本及石英老人收藏的16頁、410行版抄本。1983年新疆人民出版社的98節、392行版。《蕎麥花開》改編自《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后為國捐生」的故事。《沙棗花開》較著名的版本有錫伯族詩人管興才的39節、180行的抄本,該篇講述的是《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的故事。《過五關曲》共289節、1163行,其內容為《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的故事[2]。1993年,忠錄、善吉將以上篇章整理後出版《三國之歌》並對1983年版的加以完善,得到共114節、463行的版本[3]

Remove ads

影響

《三國演義》等衍生作品在錫伯族民間非常流行,錫伯族在農閒時喜愛念說,其中很多內容都加入錫伯族汗都春加以傳唱[4],各牛錄每條街區都會有若干因念說自發形成的10至30人的團體[2],使得三國文化尤其是關公這種「忠義」的形象深受錫伯族人民喜愛。歡度節日時會拜關公,察布查爾縣內每一牛錄都建有關帝廟[5],其中納達齊牛錄關帝廟被錄入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部分詩詞

關於趙雲的描述:

更多資訊 錫伯語轉寫, 漢語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