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拗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拗湯中醫方劑名,為辛溫解表劑,此劑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所編寫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 [註 1]。此外,在《麻疹闡註》[2]、《扶壽精方》、《一盤珠》等中醫典籍中也有收錄此方。

功用

宣肺平喘,其組方藥物在近10年來出現在發作期哮喘症治中,占哮喘發作期方劑的組成部分。[3]

方劑組成

有不同的組成,出處及組成如下: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續添諸局經驗秘方):甘草(不炙)、麻黃(不去根節)、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研為粗末,加生薑5片,水煎。以衣被蓋覆睡,取微汗為度[4]
  • 《麻疹闡注》卷一方:麻黃石膏杏仁,水煎服。
  • 《扶壽精方》:麻黃5錢,石膏1兩,細茶5錢,甘草5錢(火炮,去皮)。
  • 《一盤珠》麻黃茸8分,杏仁8分,桔梗8分,荊芥8分。

方義

  • 麻黃主發汗,在《傷寒論[5]當中,一般皆有「去節」的要求,但本方卻保留之,在《醫方集解》中解釋其帶節的原因,乃在於去節之麻黃,發汗力較強;本方只取微汗,發汗不宜太過,故不去節。
  • 杏仁主止咳平喘,潤腸通便,《藥品化義》[6]中指出,杏仁若連皮尖則藥力銳,去皮尖則藥緩。
  • 甘草若炙過,有緩和藥性的作用,但若生用,則藥效速率較快,在《醫方集解》中有提及:「甘草生用,補中有發也。」

參考書籍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7]
  • 清.張霞溪,《麻疹闡注》
  • 明.吳旻選輯,《扶壽精方》
  • 清.洪金鼎,《一盤珠》
  • 清.汪昂,《醫方集解》[8]
  • 明.賈所學,《藥品辨義》
  •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

註釋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