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三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三省
Remove ads

東三省滿語ᡩ᠋ᡝ᠋ᡵᡤᡳ
ᡳᠯᠠᠨ
ᡤᠣᠯᠣ
轉寫dergi ilan golo)為大清帝國東北部的行政區劃概念。最早在雍正年間的官方文件中已出現這一名詞。當時,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轄區的習慣性統稱為東三省。其後,奉天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的稱謂陸續出現[1]:19咸豐十年(1860年)之前的東三省還包括後來割讓給俄羅斯帝國外滿洲地區。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東三省正式建省,是謂奉天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東三省也簡稱為「東省」,概念沿用至民國北洋政府時期。

Remove ads

軍府統治

Thumb
東三省造宣統元寶銀元

滿語的「省」(滿語ᡤᠣᠯᠣ轉寫golo)原意指「河床」,後引申為省、區域,清廷對藩部所稱的「」也適用此詞。清朝的前身後金發源於今中國東北,東三省的稱謂始於對關外三個駐防將軍的別稱。關外三將軍即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在盛京以內大臣一人為留守,順治三年(1646年),改為昂邦章京,是為盛京將軍的前身;而設立最晚的黑龍江將軍始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儘管三將軍並不同於漢地行省制,其所轄區域仍被別稱為東三省,[2]:7被清廷在官方檔案中普遍使用。[3]雍正年間,官方文件已提及東三省。乾隆年間,官方文件提及奉天省、吉林省。《戶部乾隆五十四年民數、谷數黃冊》中的奉天省,註明為二府四州八縣。此奉天省即是盛京將軍管轄的奉天府的轄區。[1]:19

封禁及開禁

後金時期至清初,清朝不僅不禁止流民出關,而且還制定政策鼓勵。例如順治十年(1653年),設遼陽府,頒布《遼東招民開墾條例》,鼓勵關內移民前來開墾。鼓勵移民政策執行了15年,但實際的移民規模仍有限,於康熙七年(1668年)終止。[4]

同年,清廷開始對關外的封禁。作為清朝滿人的「龍興之地」,清廷將其隸屬八旗的「在旗地」管轄,大部分旗地禁止漢人進入開墾,並在遼東一帶設置柳條邊。嘉慶八年(1803年)的上諭中也稱「山海關外東三省地方,系滿洲根本重地,原不准民人雜處」。然而關內農民仍大量流入八旗子弟不願意回歸的「故土」,[5]對於「旗地」的封禁措施直到咸豐年間,因俄國兼併阿穆爾,清廷才決定開始全範圍解除。[4]

直至清末新政實施,清廷為了適應東北邊疆和內地一體化的趨勢,[6]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三將軍為奉天巡撫、吉林巡撫、黑龍江巡撫,與關內省制統一,並設立東三省總督作為三省的最高長官。[7]:313清朝滅亡後,東三省一稱沿用至中華民國早期,[8]常見於奉系統治的時代。[9]

Remove ads

主要戰爭

該地曾爆發多起涉及俄羅斯帝國和日本帝國的大規模戰爭,在清廷衰微之際更成為列強爭奪的主要地區,甚至在1900年八國聯軍之役被俄軍佔領全境。

參考來源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