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北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北鱉(學名:Pelodiscus maackii),一種分布於東北亞地區的爬行動物,隸屬於鱉科鱉屬。
Remove ads
分類地位
本種是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馮·勃蘭特於黑龍江南段與烏蘇里江地區調查時發現,因形態特徵與中華鱉(Pelodiscus sinensis)極為相似,長期被視為中華鱉的同物異名。蘇聯學者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奇克瓦澤(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Чхиквадзе)通過對比東北鱉與中華鱉頭骨的形態學特徵,認為本種是有效種。[1]
形態特徵
東北鱉幼體腹甲為橘紅色。頭骨扁平,上表面和矢狀頂幾乎為直線。[1]背部最後一對肋板較窄,後緣平截,與背盤後緣間距(裙邊)較大。[2]甲長最長可達32.5cm。
保育狀況
其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