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風-15短程彈道導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風-15短程彈道導彈(DF-15,北約代號:CSS-6,外銷名稱:M-9),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的一種公路機動的短程彈道導彈。美國國防部宣稱目前有315到355枚東風-15導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役[1]。它有東風-15、東風-15甲、東風-15乙及東風-15丙4種型號。2013年10月中國大陸媒體公布了該導彈的最新型號東風-15C,其餘舊型於東風-16服役後正逐漸被取代。
![]() |
Remove ads
歷史
東風-15短程彈道導彈是在1985年開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航天工業部(其前身為第七機械工業部)研發的,198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確定了最終的設計方案。時值美國「聯中制俄」的冷戰時期,美英等國與中國大陸正處於蜜月期,支援相當多軍事技術,因此東風-15採用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民用版訊號作為末端制導的手段。198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了首次試射[2],1987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戈壁灘對東風-15短程彈道導彈進行了多次試飛。
東風-15短程彈道導彈的首次亮相是在1988年的北京國防展上。
在1995-1996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機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至少發射了10枚東風-15短程彈道導彈[3],美國派遣獨立號航母戰鬥群靠近台灣實行武力干涉,並命令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前往台灣海域與獨立號會合。
1999年10月1日,東風-15導彈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大會。
Remove ads
實戰操作
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為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訪問美國和中華民國第一次總統直接選舉表示不滿,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了大規模軍事演習行動,第三次台海危機爆發,東風-15短程彈道導彈在1995-1996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機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至少發射了10枚東風-15短程彈道導彈[3]。
- 1995年7月21日至7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從江西鉛山導彈基地先後發射了6枚東風-15導彈,預定目標為台灣富貴角北方約70海里處,6枚均命中目標[3]。
- 7月21日凌晨1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在江西省鉛山基地先後發射了2枚東風-15導彈,均準確命中目標。
- 7月22日凌晨0時到2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先後發射了2枚東風-15導彈,均準確擊中目標。
- 7月24日凌晨2時到4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先後發射了2枚東風-15導彈,均準確擊中目標。
- 1996年3月8日至3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在福建永安和南平的導彈部隊基地進行了「聯合九六」導彈射擊演習。先後發射4枚由美國民用版GPS末端制導的東風-15導彈(M-9型)越過了台灣海峽[3]。新華社宣布演習範圍距離基隆港與高雄港25-35哩。
- 3月8日凌晨0時到1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從永安分別發射了2東風-15導彈,落在了高雄外海西南30至150海里處。
- 不到10分鐘,3月8日1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從福建南平發射了1枚東風-15導彈,落在了基隆外海29海里處。3月8日後兩發導彈均未落入10海里見方的演習目標區內。多家媒體稱解放軍研判認為,可能是美國突然中斷GPS訊號所致。(此時解放軍導彈只有慣性制導,2003年以後才有GPS制導,而且也同時配備慣性制導系統GPS只做參考,所以相關媒體這個說法可信度很低。)[4][5][6][7][8]
- 3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發射了1枚東風-15導彈,準確擊中目標。
2022年8月4日至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2022年環台軍事行動。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實彈射擊使用了「鑽地彈頭」東風-15導彈[9]。
數據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