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又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六試驗訓練基地[1](中國人民解放軍63750部隊[2]),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咸寧東路28號,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航天部隊,是中國航天測控網的操作、控制和管理中心,也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軌道和控制計算備份中心。主要負責航天器的發射監控、跟蹤測量、數據傳送、信息處理以及回收等任務[3][4][5]。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是中國組建最早、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航天器測控與管理中心[6]

快速預覽 主要領導, 司令員 ...

簡介

1967年6月23日,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前身衛星地面測量部(中國人民解放軍436部隊,1970年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8367部隊)在陝西省渭南地區渭南縣橋南公社成立,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訓練基地。1975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六試驗訓練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89750部隊,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63750部隊)正式成立,隸屬國防科委(後來先後改隸國防科工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6][7][8]1995年6月遷至西安市。1992年,作為「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正式對外開放。[9]

1967年成立的衛星地面測量部是伴隨着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而組建起來的。[10]從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起,作為中國7個地面觀測站之一的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就開始對人造衛星進行監控工作。[4]1984年4月8目,中國成功發射「東方紅二號」OB星,這是中國首枚地球同步通信衛星,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利用計算機並聯及軟件修改,僅用4台加在一起運算速度每秒只有幾十萬次的電晶體計算機便完成了百萬次高性能計算機的任務,成功完成「東方紅二號」OB星的定位監測。[7][11]2006年至2007年,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用時100多天,先後成功搶救了兩顆發生故障的中國人造衛星。[11][12]

自1975年11月29日第一次成功回收返回式衛星起,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開始承擔航天設備的回收工作。[4]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啟動。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承擔了其中的飛船返回搜救任務。1999年至2005年,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先後完成了六次神舟飛船測控回收任務。[10][13]其中1999年11月21日神舟一號的回收,是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首次成功回收太空船[4]

1990年代,為了適應多星發射、並行管理的需要,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提出測控資源最優分配策略與算法,初步實現測控網管理同航天器管理的分離。21世紀初,隨着在軌航天器數量的增加,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自主研發了多星共位控制、星座構型控制、多星編隊飛行等軌道控制軟件,並推進測控系統自動化建設。截至2016年,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管理的在軌航天器已超過100顆,並且已經具備同期對200顆在軌航天器實施「軌道測定、狀態監視、姿態調整、軌道控制、維護維修」的能力。[6]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2015年底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轉隸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2024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轉隸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航天部隊[14]

Remove ads

機構設置

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下設機構主要有:

此外該中心還設有:

  • 衛星測控科技館:位於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大院內,展示衛星、長征系列火箭的模型和衛星實物,參觀者還能觀看衛星監測大廳。[29]
  • 航天測控裝備博物館: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橋南鎮,2010年6月12日開館。[7]
Remove ads

歷任領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六試驗訓練基地總工程師(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總工程師)

……

  • 張鳳翔(?—?)[55]

……

  • 李濟生 少將(?—?)[56][57]
  • 陳長貴 少將(?—?)[58]
  • 席政 少將(?—2010年)[59]
  • 胡正海 少將(2010年—2011年)[60]
  • 肇剛 少將(2011年—)[61]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