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美國的情報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長期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簡稱中國大陸政府)和相關機構、人員一直被美國聯邦政府和相關機構指控透過各種渠道來獲取美國的軍事技術國家機密以及民間企業的商業機密[1][2]。中國政府一直被[誰?]指責用多種手段來獲取美國的技術(並利用美國法律條文以逃脫訴訟),其中包括間諜活動、商業實體的進駐、科研的交流以及學術和業務上的聯繫。[3]儘管這些方法被證實為中國政府以建立間諜情報網絡來有利於自身的手段,但長時間以來美國政府卻難以起訴當事團體和個人。其中著名的間諜事件有:金無怠陳文英,閔國保,麥大志和彼得·李。[4][5]美國政府指控中國透過兩國民間企業之間的合作以獲取技術情報和經濟情報[6],並派遣網絡黑客滲透進美國企業或政府部門的內部網絡,其中一個出名的例子是極光行動[7]

1980、90年代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某局局長(準確職務不明)俞強聲叛逃美國,導致潛伏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中國元老級間諜金無怠被捕,中美兩國爆發間諜戰,國安部部長凌雲被撤職。

1999年5月公開的,由美國眾議員克里斯托弗·考克斯英語Christopher Cox領導起草的考克斯報告,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80至1990年代在美國展開了大量的間諜活動。

2000年代至今

2009年,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工作的特工李鳳智在美國華盛頓提出政治庇護申請[8]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副部長陸忠偉的下屬因為向美國傳遞有關中國「政治、經濟以及戰略領域」的情報而被逮捕[9]

美國司法部官員指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聽命其的駭客是參與非法獲取美國科技的最積極的政治實體[10]。2014年5月19日,美國司法部宣佈,聯邦大陪審團對5名中國解放軍軍官提起訴訟,原因是他們透過在美國商業公司的電腦上植入惡意軟件竊取商業機密資訊和知識產權[1][2]

香港《內幕》雜誌稱,國家安全部通常以新華社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國際交流協會、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中國國際旅行社中華貿易公司深圳振華賓館作為其掩護機構[11]

2018年4月,中國江蘇省國家安全廳六局副處長徐延軍(音譯,Yanjun Xu,又譯徐彥君)在比利時被逮捕。隨後被引渡至美國受審。徐延軍也是首位被引渡至美國接受審判的中國情報官員。2021年11月5日,一個美國聯邦陪審團裁定,徐延軍串謀和企圖從事經濟間諜活動以及竊取商業機密罪名成立,面臨最長可達60年的監禁和500多萬美元的罰款。[12]2022年11月,徐延軍因間諜罪被判20年監禁。[13]

2023年1月至2月,數個來自中國高空氣球飛入美洲多國空域引發外交爭議。2月2日,美國國防部通報北美防空司令部偵測到一艘飛行物自阿拉斯加侵入美國加拿大領空。美方懷疑氣球為搜集情報所用高空偵測氣球(或稱為間諜氣球),經推定檢測,此飛行物源自中國[14]。美軍於2月4日下午在南卡羅來納州臨近海域上空擊毀首個氣球,並打撈檢測[15]。中方承認該氣球來自中國,但否認是間諜氣球[16]

習近平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在有關僑務工作的論述中倡議公安機關國際化,以提供華人華僑公安服務等需求[17]。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市公安局在海外設立了「海外110」平台[18],但被人權組織「保護衛士」指控其為中國共產黨從事騷擾與噤聲中國異議人士、收集情報等活動[19]。2023年4月17日,美國司法部宣佈逮捕兩名涉嫌代表福州市公安局在紐約曼哈頓唐人街開設海外警察站的美國公民,涉嫌協助中國政府執行各種針對異見人士的秘密任務[20]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