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頓別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頓別站
Remove ads

中頓別站(日語:中頓別駅なかとんべつえき Naka-Tombetsu eki */?)是位於北海道枝幸郡中頓別町字中頓別,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天北線車站廢站)。隨着天北線廢線,車站在1989年(平成元年)5月1日廢除。

快速預覽 中頓別, 日語名稱 ...
Thumb
1977年的中頓別站與方圓約750米範圍。上方為濱頓別方向。當時設有2面2線的單式月台,車站大樓旁邊靠近濱頓別一方設有貨物月台和引込線,從該處設有留置線向濱頓別一方延伸。此外,車站後方設有2條副本線。在音威子府一方設有連接木工場的短引込線。

在天北線廢除時行走的急行天北」停靠此站。

Remove ads

歷史

  • 1916年(大正5年)10月1日 - 鐵道院宗谷線小頓別站至此站之間開通,此站啟用[2][1][3]。當時為一般車站[1]
  • 1918年(大正7年)8月25日 - 此站至濱頓別站之間開通,成為中邊站[3]
  • 1919年(大正8年)10月20日 - 路綫名稱改為宗谷本線,成為宗谷本線車站。
  • 1930年(昭和5年)4月1日 - 音威子府站至稚內站之間的路段改名為北見線,成為北見線車站[3]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 - 日本國有鐵道成立,成為日本國有鐵道車站。
  • 1961年(昭和36年)4月1日 - 路綫改名為天北線,成為天北線車站[3]
  • 1975年(昭和50年)12月 - 車站大樓翻新。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 - 終束處理貨物和行李業務[1]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營運[1]
  • 1989年(平成元年)5月1日 - 天北線全線廢除,此站也廢除[1][3]
  • 1990年(平成2年)11月 - 車站遺址建設了天北線紀念公園[4]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截至車站廢除前,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2面2線的單式月台(千鳥式配置),可進行列車交會[5]。車站大樓一方的月台北邊與對面月台南邊之間設有站內平交道連接[5]。車站大樓月台(西邊)是下行線,對面月台(東邊)是上行線[5]。此站的貨物專用側線已經撤走。在下行線濱頓別一方分支的路軌為留置線(前貨物側線),該處可停泊維護路軌車輛(軌道工程車)。截至1983年(昭和58年),車站大樓鄰接一座單式月台,對面設有島式月台(兩側均可上下車)[5]。在上行線設有分支,連接島式月台外邊的一條側線,該處向南稚內一方也有分支一條側線[5]

此站是職員配置車站,車站大樓位於站內的西邊,連接站內平交道與大樓旁邊的月台。在1975年(昭和50年),中頓別町當時購買了國鐵債券,並把鋼筋製的車站大樓翻新[5],當時的車站大樓中設有抽水式廁所,在地方路綫中比較少見[5]

站名的由來

車站名稱取自地名。地名中的「頓別」在阿伊努語為「トウ・ウン・ベツ」,其意思是「從沼澤中流出的河流」。然後再冠以「中」字,這是由於地區在河流的中流區域[6]

使用狀況

  • 1981年度(昭和56年度)的1日上下車人次為263人[5]
更多資訊 乘車人員變化[7], 年度 ...

車站周邊

現況

Thumb
中頓別巴士總站內展示了KiHa22形

在車站大樓解體後[12],舊站於1990年(平成2年)11月由中頓別町負責重建為木製的中頓別町巴士總站,也建設了天北線紀念公園[4]

巴士總站內設置了宗谷巴士日語宗谷バス的櫃臺。前天北線替代巴士天北宗谷岬線日語天北線 (宗谷バス)和城際巴士乘入此總站。

在巴士總站二樓開設了鐵道紀念館,保守和展示了閉塞器、維護路軌用具、用品、「告別紀念商品」等展品[13]。站前廣場中設有「天北線紀念公園」,公園內展出了KiHa22形日語国鉄キハ20系気動車#キハ22形KiHa22 208。車輛由細谷建設取得,後來寄贈給中頓別町[14]。同時也修復了臂木式號誌機,並設置於公園內。KiHa22 208成為了門球使用者的休息室[13]。車身顏色與現役時代的顏色相異,現時展出的產色是藍色[15][16]。截至2010年(平成22年)也是同樣[17]。截至2014年(平成26年)4月也是同樣[15]

上述提及由於保存中的車輛顏色為藍色,有計劃把該車輛塗上國鐵時代的顏色[14]

Remove ads

相鄰車站

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
天北線
上駒中頓別

注腳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