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麗譙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丽谯楼
Remove ads

麗譙樓位於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城中路175號。[1]2012年10月20日公布為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

快速預覽 麗譙樓基座,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麗譙樓始建於宋重和元年,原稱御書樓,供奉宋徽宗御書。宋徽宗趙信曾為端王,繼皇位後,升端州為府,更名肇慶,並御筆賜書「肇慶府」,,守臣即於當年在府銜前築高台,上蓋樓字,供本御書而得名御書樓。明天順六年(1462年)重建,改稱麗譙樓。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肇慶建立南明永曆政權,麗譙樓曾改作「永明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因台基和樓字漆以紅色而俗稱紅樓。[1]

麗譙樓坐北向南。磚石木結構,高台建築,台基長34.45米,寬14.5米,6.14米;台基下正中的拱門道,由紅砂岩券砌,長14.7米,寬4.44米,高4.9米,拱道門上匾曰「古端名郡」 ,兩側對聯曰「星岩朗曜光山海, 硯諸清風播古今"。1997年維修台基,在台基上重建兩層仿明殿宇樓閣。[1]

民國期間,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團部設在該樓後大院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麗譙樓曾作高要縣政府會場用。[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