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乍浦路街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乍浦路街道是中國上海市虹口區下轄的一個已經撤銷的街道辦事處[1]。撤銷前的行政區劃,南側以蘇州河為界,與黃浦區外灘街道相望;東到九龍路瀕臨虹口港,與提籃橋街道、嘉興路街道相鄰;北側以武進路為界,毗鄰四川北路街道;北側以河南北路為界,毗鄰閘北區。轄區面積1.2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9734人,常住人口6.8萬[2]。下轄19個居委會。1995年,乍浦路街道被民政部命名為中國街道之星。街道辦事處1998年9月由海寧路58弄20號遷至武昌路559號,2009年街道撤銷時,以吳淞路為界,以東劃入當時的提籃橋街道,以西併入當時的四川北路街道。






Remove ads
歷史
乍浦路街道轄區曾是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區,是一個傳統的商住混合區,人口密度極大,商業網點密集,特別是擁有著名的四川北路商業街、上海郵政總局、三角地菜場和1990年代興起的乍浦路美食街。上海最早的電影院--虹口大戲院,1908年出現在乍浦路、海寧路口。此後這一區域始終是上海娛樂場所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匯集國際電影院、勝利電影院等眾多機構。
傳統上,乍浦路街道的住宅以石庫門里弄為主,有少數的公寓住宅。1990年代以後,進行了大規模舊城改造,藉助「北外灘」開發概念,興建眾多高層樓宇。
乍浦路街道轄區內道路密度極大,其中南北走向的吳淞路和東西走向的海寧路經過拓寬,其他如南北走向的乍浦路、四川北路、河南北路;東西走向的長治路、天潼路、塘沽路、武進路大體保持原有的路幅。
歷史上,乍浦路街道轄區曾經有不少外國僑民居住。19世紀,在此出現一批外國領事館,以及為僑民服務的公濟醫院(今第一人民醫院)、外商開設的禮查飯店(今浦江飯店),20世紀初,吳淞路一帶形成大規模日本社區。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