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乙醛
化學合成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乙醛(英語:Acetaldehyde),又稱醋醛,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H3CHO或MeCHO。由於在大自然當中存在廣泛以及工業上的大規模生產,乙醛認為是醛類當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乙醛可存在於咖啡、麵包、成熟的水果中,它還可以通過植物作為代謝產物而生成。乙醇被氧化後所生成的乙醛被認為是宿醉的成因[5]。
乙醛常溫下為液態,無色、可燃,有刺鼻的氣味。其熔點為-123.5℃,沸點為20.2℃。可以被還原為乙醇,也可以被氧化成乙酸。
Remove ads
相關反應
兩分子乙醛在鹼或陰離子交換樹脂催化下液相羥醛縮合產生丁醇醛,後者在稀酸中加熱脫水,得到巴豆醛。
乙醛三聚和四聚分別生成環狀的三聚乙醛和四聚乙醛,環都由交替的C-O原子組成。乙醛與乙醇反應生成縮醛。[6]
乙醛與乙烯醇為互變異構體,但乙烯醇在平衡中的含量很少,平衡常數。[7]

Remove ads
製法
通過控制乙醇的氧化可以獲得乙醛。目前最重要的乙醛合成法是Wacker法。利用氯化鈀(PdCl2)、氯化銅(CuCl2)作催化劑,使空氣和乙烯與水反應生成乙醛。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在汞鹽(例如硫酸汞(HgSO4)的催化下,乙炔和水化合,生成乙醛。這種方法生產的乙醛純度高,但操作人員容易發生汞中毒。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用非汞催化劑,並已取得初步成效。
製備
2003年的全球乙醛產量約1百萬噸,[8]而主要的生產方法為Wacker過程,即通過氧化乙烯製備:
- 2 CH2=CH2 + O2 → 2 CH3CHO
除此法之外,還可以通過在汞鹽的催化下水解乙炔形成烯醇異構化得到乙醛。在Wacker過程發明之前,該合成方法也作為主要的生產工藝[9]。乙醛還可小規模的通過乙醇的脫氫反應和氧化反應進行製備。有些乙醛還可通過一氧化碳的氫化加成得到,但是該法無法用於商用生產。[8]
用途
有機合成中,乙醛是二碳試劑、親電試劑,看作CH3C+H(OH)的合成子,具原手性。它與三份的甲醛縮合,生成季戊四醇C(CH2OH)4。[10]與格氏試劑和有機鋰試劑反應生成醇。
Strecker氨基酸合成中,乙醛與氰離子和氨縮合水解後,可合成丙氨酸。[11]乙醛也可構建雜環環系,如三聚乙醛與氨反應生成吡啶衍生物。[12]
此外,乙醛可以用來製造乙酸、乙醇、乙酸乙酯。農藥DDT就是以乙醛作原料合成的。乙醛經氯化得三氯乙醛。三氯乙醛的水合物是一種安眠藥。
相關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