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日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名稱由來
關於九日山的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1]。一種說法是,晉代南移的人每年9月9日都會到這裏登高北望。另外傳說,古代有個道人自稱戴雲山最高處到九日山走了9天路程。
歷史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南安縣城內多火災,為祈禱控制火災,在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的倡議下,於九日山西峰鐫造石佛,並留有紀事石刻[2][3]。
宋朝,九日山達到全盛並有三十六奇景。這一時期的石刻也記錄了當時每年在這裏舉行的「祈風祭祀」。
地理
九日山距離泉州市區7.5公里,距大海15公里。
九日山共有東西北三峰。其中東峰姜相峰也稱「東台」,因唐朝宰相姜公輔墓葬而得名。又因形如麒麟,俗名麒麟山。西峰高士峰,又稱「西台」,因唐朝詩人會稽秦系隱居在這裏。
摩崖石刻
九日山東西兩峰摩崖共留存北宋至清代的題刻75方,以宋刻居多。古人云:「(九日山)山中無石不刻字。」1988年1月,九日山摩崖石刻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接駁交通
公交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