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酸,又稱二十六酸,是一種擁有26個碳原子的長鏈飽和脂肪酸,化學式為CH3(CH2)24COOH。[1]它最常出現於蜂蠟和棕櫚蠟中。它是一種白色固體,但可能會因雜質而呈黃色。
快速預覽 蠟酸, 識別 ...
蠟酸
|
|
IUPAC名 Hexacosanoic acid 二十六酸
|
別名
|
Cerotic acid
|
識別
|
CAS號
|
506-46-7 Y
|
PubChem
|
10469
|
ChemSpider
|
10037
|
SMILES
|
- O=C(O)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
|
InChI
|
- 1/C26H52O2/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h2-25H2,1H3,(H,27,28)
|
InChIKey
|
XMHIUKTWLZUKEX-UHFFFAOYAF
|
Beilstein
|
1799681
|
Gmelin
|
374172
|
EINECS
|
208-040-2
|
ChEBI
|
31009
|
KEGG
|
C21931
|
性質
|
化學式
|
C26H52O2
|
摩爾質量
|
396.69 g·mol−1
|
外觀
|
白色固體
|
密度
|
0.8198 g/cm3 (100 °C)
|
熔點
|
87.7 °C(361 K)
|
沸點
|
250 °C(523 K)
|
溶解性(水)
|
微溶
|
溶解性
|
可溶於乙醇、乙醚、氯仿、CS2、松節油
|
折光度n D
|
1.4301 (100 °C)
|
危險性
|
GHS危險性符號
|
GHS提示詞
|
Warning
|
H-術語
|
H315, H319, H335
|
P-術語
|
P261, P264, P271, P280, P302+352, P304+340, P305+351+338, P312, P321, P332+313, P337+313, P362, P403+233, P405
|
NFPA 704
|
|
閃點
|
> 110 °C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關閉
蠟酸的英語名稱——cerotic acid來源於拉丁詞語cerotus,衍生自古希臘詞κηρός(keros),意思是蜂蠟或蜂窩。
蠟酸也是一種非常長鏈脂肪酸,通常與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有關。這個疾病往往由過氧化物酶體中未經代謝的脂肪酸鏈(包括蠟酸)的過度飽和引起。[2]